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ID:23039449

大小:7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3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设计——四年级上册《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给予是快乐的》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人物对话集中;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文章结尾点题,提示中心。全文内容浅显易懂,但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致深的人间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学生起点能力分析:1. 

2、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着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他们往往从父母、长辈那里得到很多快乐,但是给予别人的快乐不多。对本文的“给予”,多数人有一些类似的体验和经历,但肯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积淀,会给教学带来难度。2.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阅读和感悟文本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继续培养学生对文本感知、感悟的能力。 教学目标:分解目标整合目标学生水平分级标准分级教学目标和要求 A:★★★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会借助参考资料、字典来解决生字、新词。 2、通过学习,能自读自悟文本内涵。 3、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能积极参与,并乐于表现。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饶有兴趣”、“宽裕”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口头解释。2.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并能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入情入境地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情操。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情操。 B:★★1、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生字、新词。2、会正确读课文,感悟文本中的表层意思

4、。3、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能在老师组织下参与合作。  1.学会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饶有兴趣”、“宽裕”等词语的意思。 2.读懂课文内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能基本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体验。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1、自学能力较弱,学习需要他人帮助。 2、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但有时不稳定,有一定的学习意识,但不能持久。 1.能正确地读准多音字“给”。能读、写、默课文中的生字(兜)和8个词语(圣诞节、羡慕、饶有兴趣、宽裕、不由自主、兜一圈、残疾、湿润)。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从内心喜欢这个故事,由衷地敬佩那位想把快乐给予弟弟的小男

5、孩。  教学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策略:1. 教师以共同生活者和伙伴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注意倾听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独特的感悟,不随意中断,并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有异于文本解析的看法。2. 确切把握体验与建构的逻辑关系,在学生活动体验中,教师进行适时的、相对隐性的点拨和引导。并敏锐地把握住情感的亢奋点或思维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由此出发进行拓展性的延续

6、思考,让他们在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心世界过程中得到新的领悟与发展。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体验”获得的快乐和给予的快乐”两个过程。在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阐述见解时,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给予是快乐的”,在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并加深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出示重点段落的幻灯片,写有短文和诗歌的幻灯片。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宗旨是“为了每

7、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师生对话,初读解题。1. 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2、小结:是的,我们得到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往往很快乐的。但有一种快乐不是物质的获得,而是心理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