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思考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思考

ID:23076152

大小:10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3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思考_第1页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思考_第2页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思考_第3页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思考_第4页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思考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多年来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遇到前所未有的就业挑战,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饥荒。因此,本文尝试总结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11-02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不

2、仅关系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更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大学生顺利就业是大学本身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和必经途径,是与广大大学生家庭未来密切相关的大事;大学生顺利就业同时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尝试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6  1.就业期望过高,致使就业即失业。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迫切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太多时候既要求专业对口,又要兴趣相投;既要薪水,又要发展机会。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就业期望本身过高,和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夹杂在一起

3、,致使就业压力有增无减,甚至很多大学生无奈中选择毕业就失业,宁愿在等待和寻觅中失业,也不愿暂时将就就业。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学生中间。  2.就业目的地单一,促使就业难。大学生就业地域和就业单位过于单一,大部分大学生把自己的就业目的地主要放在市级以上城市,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旗县级地点作为工作单位所在地。绝大部分大学生把就业单位锁定在公务员、事业编、国企等一些所谓的“木饭碗”身上,太少的学生愿意去私企和自主创业。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是在高密度和高竞争中出现的,使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

4、“扎堆”现象突出,致使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1]。  3.就业观传统,难以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大学教育早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可是大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依旧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虽自身优越感普遍较强,核心就业力却并不相匹配,大学期间自身储备的能力与社会要求或所需求的人才模式有很大偏差。他们希望大学教育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份稳定的职业,并没有多考虑自身创业,缺少与新型的企业同发展共命运的勇气和观念。  4.就业筹备和社会需求不匹配,造成双向选择协议难。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6,这一代是在

5、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的社会条件下成长的一代,且多为独生子女,不善于同他人交流,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的大学生凤毛麟角。当然他们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就业的严峻形势,而且也在积极准备就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考研、二学位、各种证件(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心理咨询师证、导游证等)上,也是在为适应社会需要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筹备和提高个人竞争力。可是据调查显示,社会需求更倾向于综合能力强、勇于承担责任、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实用性毕业生,并非倾向于高学历、多证件的毕业生。  二、对策与建议  1.做

6、好大学生就业引导工作。高校要依托其教育的传统优势,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科学规划人生目标,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增强个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担任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甚至其他所有的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潜移默化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引导工作,多帮助大学生分析社会就业形势,引导他们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思想;在同学中树立好“考研先锋”、“创业模范”以及“公务员典型”等学生先进

7、分子的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行得通的情况下可以成立宣讲团,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这些同学们的成功历程,并能够分析出适合自己的就业规划,在优秀同学的影响下促进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促进学生就业。  2.结合专业提高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事实证明,用人单位更倾向那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组织参与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青年学生。这就要求高校要重点打造和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关键问题。高校应该结合专业,引导大学生系统学习与未

8、来择业相关的专业知6识,加大基础知识的积累量,在掌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应用性知识,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可以直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2]。结合本专业特色,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兴趣爱好,着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并给予适当嘉奖,让同学们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促进他们有更大的进步,鼓励他们把精力放在勇于创新上。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专业实习,接触社会和接触专业,把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