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ID:23084321

大小:5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4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_第1页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_第2页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_第3页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_第4页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张晓岚 吴勋中国财经报2006-08-2509:34:29  本文从国家政策导向和高校发展需求的动因出发,以高校为评价主体,以高校下设学院和管理机构为评价对象,以预算管理、资源配置与运行绩效为基本构架,结合问卷调查,设计了高校内部机构预算绩效评价的多层次指标体系,试图为公共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参考。  高校内部机构预算绩效评价研究动因    国家政策导向是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的外因。财政部、教育部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预算管理改革,这表明国家对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政策支持。

2、    高校事业发展需求是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的内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扩大,带来了对教育经费需求的激增,高校发展的经费需求与有限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尽管国家通过着力推进部门预算,以规范配置高校教育资源,高校也通过不断加强校级预算管理,以提升学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但是,受到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教育资源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低效率配置,高校内部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建立旨在提高教育资金配置绩效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和加快高校事业发展的必由

3、之路。    本文以高校内部机构预算绩效评价为主题,针对高校预算管理的实际,设计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启动高校内部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了成果。  界定高校内部机构预算绩效评价对象    目前高校内部机构按照其工作性质分为下属事业类机构与下属企业类机构。学校作为独立事业法人,下属事业类一般均为非独立法人机构,包括学院系部、管理机构、二级独立核算单位等;下属企业类一般均为独立法人机构,包括科技企业(含科技园)、后勤企业、其他企业,高校出版社采取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方式。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讲,下属事业类机构

4、属校本级财务报告的并表单位,其收支构成学校的教育事业收支,并上报主管部门形成国家的教育事业收支。下属企业类机构的财务信息属上报教育部的校本级财务报告的表外资料。从预算管理的层面分析,学校下属事业类机构中的学院系部、管理机构是基层预算单位,下属二级独立核算单位是二级预算单位。    高校的全部财务收支均为学校预算管理的对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高校预算由校级预算和二级预算(二级预算单位预算)组成。校级预算是指全校预算中剔除二级单位预算以外的部分,它是学校预算的核心内容。校级预算主要由校级财力预算组成,也包括部分非校

5、级财力预算。校级财力是学校可以直接动用和调控的财力,非校级财力则相反(如收入预算中的科研事业收入、科研拨款等均为学校不可直接动用的财力)。    基层单位预算汇总构成校级预算的重要部分。基层预算单位具有以预算执行为主的预算管理权,没有独立组织预算收入权和预算支出调整权。二级单位预算(简称二级预算)是以学校内部下设二级预算单位为主体的预算。二级预算单位可以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定和要求,独立组织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    校级预算在学校预算中的地位决定了其绩效评价是学校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基层单位预算绩效考核是推进管理中心下移

6、机制、强化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主要以校级预算绩效评价为主,构建以学院系部、管理机构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高校内部机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内部机构预算绩效评价是以高校内部管理者为评价主体,基层预算单位为评价对象,其可支配预算资金绩效为评价内容,涵盖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操作指南的系统化评价体系。在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可比性与可行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对内部机构预算绩效评价对象的界定,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在校级预算范畴内分别设计指标体系评价预算绩效。    目标层是高校内部机构预算绩效评

7、价的总目标,基于对校级预算前提下的内部机构的界定,目标层由学院和管理机构预算绩效评价构成。由于两类机构的工作目标不同,其评价指标也有所区别。因而,形成学院与管理机构两类指标。    准则层是高校内部机构预算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资源配置与事业运行效果是投入产出原理下预算绩效的核心内容,预算绩效是预算管理的直接成果。因此,将准则层确定为预算管理、资源配置与运行绩效。预算管理绩效包含预算编制、调整、完成情况等内容;资源配置绩效涵盖了学校对基层预算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情况;运行绩效则是对基层预算单位执业能力和筹资能力的反映

8、,体现了预算的执行效果。    指标层是依据准则层的内涵所确定的操作层面的指标。依据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多年高校预算管理经验,提出了预选指标。然后在笔者工作的高校范围内,分别以校内二级学院和管理机构相关人员为调查对象,就预选指标体系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于2006年4月份进行,采用现场发放并收回的方式,在发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