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ID:9414539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1页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2页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3页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4页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高等教育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重投入、轻效益”的预算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建立。对高校预算进行客观、全面的绩效评价,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而设计一套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开展评价工作的关键。本文在借鉴西方国家绩效评价“3E”原则的基础上,对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一、绩效评价“3E”原则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

2、)、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所谓经济性(Economy),是指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安排机制,以较少的财政预算投入实现既定的绩效目标,克服财政支出活动中严重浪费和分配不均的问题;所谓效率性(Efficiency),是指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或较短的时间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或时间取得较大的产出,体现了政府及民众对财政支出在项目决策机制、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要求;所谓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资源投入所取得的最终产出对绩效目标的实现

3、程度,包括产出的质量、期望得到的社会效果、公众的满意程度等。  最理想的绩效评价结果应该是在既经济又高效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目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反映了绩效水平的不同侧面,在实际进行绩效评价时,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分析其中的某一个要素,而要对三个要素进行综合考察评价,从而形成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    二、指标体系设计  预算绩效评价是以绩效为核心,凭借特定指标体系,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预算投入、支出及结果进行衡量、比较和分析,形成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工具,体现了评价主

4、体的评价目标,并对评价客体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个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体现在如何将绩效评价目标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并且指标体系的结构(横向结构、纵向结构)应满足系统化要求。因此,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可以采用层次分析的思路,首先明确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目标,形成目标层;其次根据绩效内涵,将高校预算资金流动过程进行分解,按评价目标确定各个环节的观测点,形成准则层;最后依据每个观测点的评价内容,遵循相关原则选取关键性评价指标,形成指标层,最终构建完成一套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树状结构指标体系。

5、  (一)目标层设计  评价目标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动因和出发点,也是设计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指南。公共产品理论认为,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政府必须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私人产品应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应该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提供,根据其产品外部效应的大小,决定财政支持的力度。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政府有必要根据高校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同时,公共财政体制要求政府支出必须体现公共性特征,政府支出的安排要严格限定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内,并且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产品和

6、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反应。鉴于以上理论,根据绩效评价“3E”原则,可将预算绩效评价目标抽象为三个方面:一是优化高等教育财政资源的配置,该目标体现了“3E”原则对经济性的要求;二是加强预算资金支出管理,该目标体现了“3E”原则中对效率性的要求;三是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该目标体现了“3E”原则中对有效性的要求。  (二)准则层设计  根据Longman辞典的解释,绩效(performance)是“theactionofperforming,ortheactionofperform

7、ed”,指正在进行的某种活动或者已经完成的某种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包括活动过程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两层含义,因此对高校预算绩效进行评价时应关注预算资金流动的全过程。  高校预算支出作为一种特殊的投入和产出系统,投入的是财政预算资金,这些投入经过高校的管理与使用,转化为不进入市场、主要体现为具有社会效益的公共服务等公共品产出。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典型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其生产过程可划分为“投入-管理-结果-影响”四个阶段。其中,投入反映公共产品或服务在提供过程中所占用和消耗的资源;过程反映对预算资金的配置和使用;产出反映提供的产品或服

8、务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反映所获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品质。根据“3E”原则,在预算资金投入阶段,应该重点对投入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即评价预算资金是否被投入到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校,投入的经济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