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

ID:23315552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6

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  _第1页
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  _第2页
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  _第3页
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  _第4页
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  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内容提要中国西部现代历史上曾进行过的数次外来文化交流终以失败而告终。近20年来,国内外双重因素的积极作用,促使外来文化由表及里地进入西部,在西部人的观念、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多种影响。受外来文化诱惑的西部人迫切需要完成改变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的过程,但外来文化同西部传统文化的真正融合、协调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词文化跨文化传播中国西部传播媒介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双重作用,长期被国内外感觉充满神秘的中国西部已经张开了迎接外来文化的双臂,迈开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双脚。尤其是中央政府确立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西部

2、的对外开放和与各种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相对于内地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中国西部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缓慢,封闭性、保守性更强。尽管在历史上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西部文化曾经在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但自唐代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内移,西部社会发展进入了全方位的衰退时期,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迅速下降,到南宋,“我国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得以完全确立。”①自然状况不断恶化的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被忽视。加之海上交通的发达,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转向东南沿海,在东南部迅速崛起的一批工商

3、业城市“成为具有全国意义或地区意义的经济中心”,②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的出发点由陆路转向海路,肆虐的风沙、茫茫的戈壁和缓慢的驼队已经无法同现代的坚船利炮相抗衡。丝绸之路成了一条被废弃的老路,人们已经很少提起它。关注西部的人越来越少,广大西部内陆地区在外人的眼中一天天地神秘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曾经有过几次对西部的关注,并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如50年代的支援大西北、60年代的大三线建设、60-70年代的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都有成千上万的“文化人”进入了西部。不论他们当时是因为何种原因来到西部的,客观上他们都将同时代的外界文明带入了西部,对西部传统文化产

4、生了一定的冲击。随着这些人的流动和媒体对他们的关注,也将西部文化中有特色的一些东西带给了内地、带给了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次内地文化向西部落后地区的“突进”都有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甚至是特定的军事背景,都是在行政权利的干预下强行完成的文化交流过程,对身在其中的人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行为。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欢送大会上家长和儿女抱头痛哭的场面至今在许多人脑海中记忆犹新,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这样的文化交流都是付出了沉重代价的。参与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完成政治的任务,并没有主动的文化传播意识,也缺乏进步文化面对落后文化时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如果说。50年代

5、的“支援大西北”还有一点以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的意思,那么60-70年代的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的“上山下乡”则是让其中的大多数人心怀被改造的自卑心理进入西部的。他们是被“改造”的对象,是“接受再教育”的对象,无论事实上他们所携带的文化同西部本地文化相比有多少进步之处,也无法在那种环境中发挥进步文化使者的作用。相反,他们中的许多人却被落后文化所影响、同化,以至于若干年后当他们返回曾培育了自己的进步文化环境时却感到了诸多的不适应和不理解。尽管有不少人出于各种原因对这几次内地人员和文化向西部的进入发表了许多的溢美、肯定之词,但留在事件亲历者心中的伤痕和遗留下来的诸多历史问题无可

6、辩驳地反映了这种人为的、出于特定政治目的的、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失败。对于西部地区众多的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在外来人口刚刚进入时确实有过一些新奇、兴奋,在外来人的身上、口中,他们第一次知道了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在连刷牙这样最普通的现代生活知识都令他们感到不可理解的时代,外来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价值体系等都同他们祖祖辈辈延续的传统生活方式形成了巨大反差,在西部百姓的心中造成了强烈的不平衡。绝大多数百姓面对外来人时根本没有充当“教育者”的自觉意识,所有的只是自惭形秽。在他们的心目中,那些“外来人”都来自“大地方”,来自于比自己的生活环境好得多的地方,眼下只是

7、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迫使这些人暂时受点苦而已,最终这些人还要回到那“天堂”般的地方去。无论是物质的东西还是精神的东西,凡是“外来人”带来的东西都令他们羡慕,都成了他们追求的具体目标,而这些感觉却同当时社会赋予他们的政治使命是尖锐对立的。在外来人的影响下,这些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的“教育者”很快意识到,“外来人”到自己的家乡来是被迫“受苦”的,是不应该的。他们早已习惯了的贫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不应该强加于外来人,何况这种落后的生活也不应该继续伴随自己。外地人所描述的、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生活才是西部百姓所应该追求的理想生活,但是严酷的自然和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