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创新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创新

ID:23346979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创新_第1页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创新_第2页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创新_第3页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创新_第4页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创新  【摘要】新课程体系下的地理课程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生动真实的案例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在保证学习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重在研究全球人口、资源及环境等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其中可持续发展观是新课程体系下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今天的学生作为明天的决策

2、者,应通过地理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今后的科学决策做准备。  1、新课程对地理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统揽下,各学科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各自的教学理念。就地理学科而言,根据地理新课程教育目的、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征以及当今人类所面对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种种问题,确定了地理课程改革的四大基本理念。  第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新课程体系下的地理课程安排更为合理,涵盖了很多与生活相贴近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生存技能。5  第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课程体系下的地理科学所学知识更为广泛,包括了自然科学(资源、环境全球

3、变化)和人文科学(人口、国土整治和区域差异)等方面,使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掌握终生受用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是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是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主张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2、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新课程的要求导致教学行为不当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现今阶段下的地理老师逐渐接受了一些先进的

4、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但由于缺乏新课程教学的经验,容易出现弄巧成拙的现象:一些教师刻意地追求学生的活动形式,从而组织大量的活动而忽略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与此相反,仍有一些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中仍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2.2课堂上学生发言的交锋性不足5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氛围活跃的课堂讨论中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效果。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注重课堂讨论,甚至为避免引起学生的认知冲

5、突而设置缺乏思辨性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发言缺乏交锋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  3、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创新  3.1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构建  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活动组织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问题情境-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拓展应用”成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课堂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度。  3.2通过实践带动书本学习的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

6、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重教育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因此无法采用统一的模式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而是要学会因材施教。如在高中“长江三峡工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激趣法”展开教学“长江三峡知多少?”这时学生将会通过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搜寻答案,待引出“可以大量地发电”“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影响到中华鲟、白暨豚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待问题解决后可以再根据问题的难度分别引出“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百万移民及其安置、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等教材内容。  3.3改变课堂教学策略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5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之

7、间的问题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复杂的地理程序性知识(如从地理概念到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再到地理成因的系统性很强的知识)和地理策略性知识学习的能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3.4在整合中提升  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具备课外知识拓展的能力,以课本为范例而并非纯粹的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会将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文本知识相结合,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丰富课堂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