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型政府与公众“微”问政长效互动机制构建

回应型政府与公众“微”问政长效互动机制构建

ID:23432868

大小:75.9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7

回应型政府与公众“微”问政长效互动机制构建_第1页
回应型政府与公众“微”问政长效互动机制构建_第2页
回应型政府与公众“微”问政长效互动机制构建_第3页
回应型政府与公众“微”问政长效互动机制构建_第4页
回应型政府与公众“微”问政长效互动机制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应型政府与公众“微”问政长效互动机制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回应型政府与公众“微”问政长效互动机制构建【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政府的回应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公众“微”问政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断提升,及时有效地回应公众问题和诉求是当今政府推进民主化进程,实现和谐共治的重要任务。建设回应型政府,并构建一套政府与公众“微”问政的长效互动机制是当前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之一。【关键词】回应型政府公众“微”问政互动机制【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支持及现实逻辑回应型政府以公共治理理论作为基础,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思想。回应性是回应型政府的第一特征。回应型政府秉持公共治理理念

2、,坚持政府与公民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做到以民为本,主动积极回应社会。政府回应是政府对公众的政策疑问和政治诉求做出及时反应,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①唯有如此,政府才能全面及时了解民意,有的放矢,更好实现政府的服务职能。回应型政府的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回应型政府的理论支持。第一,人民主权说。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权,到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都强调了公民的权利,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此种权利是不能侵犯和让渡的,也就是人民享有治理国家的权利。人民主权学说认为一个民主型的社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国家的活动必须受“公意”的指导和约束,“公意”是全体人民以公

3、共利益为基础的共同意志,而不是属于某一个或某一些人。政府是“公意”的执行者,即政府必须了解民意,根据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因此回应型政府是对人民权力的尊重和执行。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20世纪70、80年代是西方行政改革的高潮,新公共管理理论从此时开始发展并逐渐发展为一种社会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对政府公共部门采用企业式的管理和竞争模式,并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者的责任,并强调管理主体的广泛性。它认为公共管理的本质就是引导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组织参与并作为公共参与实施主体,而不应该仅仅是以政府为代表

4、的官方组织和公共部门。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实现经济、效率与效能,推进和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第三,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总结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其代表人物美国学者罗伯特?丹哈特以及其他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和反思,并且批判继承了企业家政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基于服务理念,从政策的制定到政策执行,都对政府管理者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该理念涵盖了公共管理者的职责和任务,公共管理者应该扮演为人民服务的角色,并且向公民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同时新公共管理理论还提出建立具有高效回应能力的公共机构。而高效的回应机构的建立和维系需要一个高效的

5、回应机制,能够使信息得到有效传递,政府才能实现为民服务的职能。②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现实逻辑。首先,政府回应能够激发公众的参政效能感。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是对政府的要求也是对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给予回应,及时解决问题,让公众知道政府的作为,并且了解自己的建言得到重视和采纳。这种良性的互动能让公民体会到参政的效能感,体会到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其次,政府回应能促进政社的和谐共治。公众通过政务微博等表达不满,或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化解冲突、疏导矛盾的有效方法。政府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捕捉民众的意见,了解民众心声,在有所依据的基础上做出准确回应并采

6、取措施,这是社会走向和谐的有效途径,是树立政府形象的有效措施。最后,政府回应能完善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由于公共政策制定的封闭性或半封闭性,使得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不畅。政府决策中吸收采纳民意,实行决策前的回应互动,求同存异,必将为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扫除障碍,同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政府回应是对现实社会中所呈现的不协调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对于顺应民意,维护社会和谐,做出正确决策,完善和发展自我有着重要意义。“微”问政的兴起及政府回应困境目前,网络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当然也无法独处其外。政府早已被卷入“微时代”的浪潮。为了积极回应公民的网络

7、问政,国务院提出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和广度,搭建政府与公众联结的信息平台,提升政府回应力和公信力,并将建立和完善具体保障措施。此后,各类政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以下是2014年新浪网进行的政务微博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政务微博的蓬勃兴起。如图1、图2所示,从开设政务微博的地域和机构数量来看,政务微博已经遍布全国。不同地域或机构之间有一定差异,但是数量不低。说明各级政府和部门有了数字化政府和回应意识。图1:2014年新浪政务机构微博开设数量地域分布情况2:2014新浪政府机构开设微博数量情况政府回应无力,凸显困境。第一,形式化,无回应。一些地方政府机构跟

8、风开设政务微博、微信,但是常年没有信息发布,成为一动不动“僵尸”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