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设计规范

整车设计规范

ID:23629306

大小:25.2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09

整车设计规范_第1页
整车设计规范_第2页
整车设计规范_第3页
整车设计规范_第4页
整车设计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车设计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整车设计规范  篇一: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一、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  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  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

2、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  车身高度的确定:  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  货厢带前帽檐:  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

3、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货厢为护栏结构:  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  3、整车宽度的确定:  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  前轮距:  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  后轮距:  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二、驾驶室内人

4、机工程总布置:  1、R点至顶棚的距离:≥910  2、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130  3、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500  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5、背角:5~28°  6、

5、足角:87~95°  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100(轻型货车≥80)  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  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  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80  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600  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350  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160  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200  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80  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10  17、制动踏板纵向

6、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00  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  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60  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50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三、底盘总布置:  1、车架宽度的确定

7、:  发动机安装部位的车架外宽的确定  a.发动机宽度尺寸:特别是在车架纵梁附近的发动机宽度。  b.发动机与车架纵梁的最小间隙:  满足以下要求:  (1)发动机在工作中与车架纵梁不干涉,且留有25mm以上的间隙。  (2)操纵机构的布置。  (3)发动机维修接近性。  c.车架外宽(分析发动机前悬置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发动机的维修性)  后部车架外宽的确定:  a.左右后轮胎外宽:通常要小于车厢地板外宽40mm以上。否则,要加后车轮挡泥板。  b.双胎中心距:(采用后双胎可增加不足转向趋势)不得小于标准规定值,且要考虑加大轮胎的可能性。  c.后轮

8、胎与板簧的最小间隙:轻型货车一般不小于30mm,(与国内同类车型比照验证其合理性)  d.后板簧断面宽度尺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