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

关于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

ID:23831730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1

关于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_第1页
关于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_第2页
关于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_第3页
关于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_第4页
关于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关于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导读:读诗歌过程中所体验的强烈独特的感受,评论家肯纳在《隐形诗人:艾略特》一书中指出,普鲁弗洛克只有在读者吟诵此诗的过程中才存在,而且当然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普鲁弗洛克。诗歌采用了众多纷繁不连贯的意象、古今交错的场景、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即使读者在初读此诗茫茫然不知其所云也不会影响到阅读的感受,反而使直接感受强内容摘要: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是语言哲学的一个重点论题。本文旨在分析艾略特的语言哲学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通过比较艾略特的“统一感受论”和布雷德利的“直接经验”,分析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观,最后将其运用到“普

2、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和《四个四重奏》诗歌文本的细读中。  关键词:艾略特语言哲学布雷德利分裂的感受    一.引言  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历来是哲学深思的一个焦点。阐释学认为语言包含了人与世界的一切关系,语言与世界是一种本体论关系,如海德格尔所言:“语言是人类的家园”。而后结构主义向我们论证了语言是如何分裂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拉康宣称进入语言象征秩序后的人已失去主体性,因为主体已被强大完善的语言体系刻写其中。詹明信的《语言的牢笼》更是成为了文学理论界的经典著作。作为诗人的艾略特是如何看待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呢?而他对语言与现实关系的深思又对他的诗歌创作

3、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统一感受论”与“直接经验”  艾略特学识渊博,纵古通今,可谓《文心雕龙·知音》中所言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的艾略特被当时怀疑主义的代表人物F·H·布雷德利的哲学观点深深吸引,艾略特的博士论文《知识与经验:F·H·布雷德利哲学研究论艾略特的语言哲学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就是针对布雷德利的《表象与真实》而做的研究,虽由于战争理由,艾略特没有完成答辩,但正如韦勒克所言,理解艾略特思想的关键在于把握他与F·H·布雷德利之间的关系[1]。艾略特的语言哲学观深深受到了布雷德利哲学的影响。  布

4、雷德利认为是语言造成了人类对现实感知的歪曲和碎片化。对布雷德利而言,世界分为“表象”与“现实”。“表象”是在主客体分离之后,呈现在作为主体意识中的客体世界,这一客体世界是以语言的概念范畴加以表达的。由于“自我”(个体)的个别有限性以及语言概念范畴的局限性,“表象”只能是片面的、个别的、零碎的,它不能呈示整合的“现实”。不过,布雷德利同时指出,“直接经验”能够使我们穿透“表象”进入“现实”。首先,直接经验产生在主客体分离之前的精神现象,它不受主客分离后的“自我”偏见的支配;其次,直接经验是非概念非逻辑的,它始终是一种发生在概念性区分前的混沌状态,在这种

5、状态中,所谓的思想与现实、意志与感觉、主体与客体是混杂在一起的;最后,这种直接经验是原发性的,它包含着各种开放而朦胧的思想启迪,它不受自我主体之限,是原创性的思想之源。[1]  艾略特将布雷德利这种“直接经验”改造成“统一感受论”。在艾略特看来,通过主客分离前发生的“直接经验”可以形成“统一感受”,逃脱主客分离的困境。可见,“统一感受论”的哲学思想恰恰于布雷德利“直接经验”的创作理念。  而主客分离后的感受被艾略特称为“分裂的感受”。布雷德利反对把感觉与被感觉物、渴望与被渴望物、思想与深思行为本身的分离开来,因为这样只会导致对真实世界的歪曲。[2]同

6、样,艾略特认为诗歌创作中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就是失去“统一感受”而形成“分裂的感受”。艾略特认为浪漫主义诗歌中有着明显的自我主体色彩,它总是“我的”、“个人的”,因而造成了物我分离和主客分离。理想的诗所表达的感受应该是一种主客体分离前的、非个人化的(或非主体性的)“统一的感受”。将“统一的感受”与“分裂的感受”对立起来是艾略特区分诗意化写作和非诗意化写作的潜在坐标。  三.艾略特语言哲学在诗歌中的体现  1.“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在艾略特早期诗歌创作中,“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就是艾略特实践“统一感受论”很好的例子。它的语言特色让人感到诗中蕴涵的深意要远

7、比诗本身看上去更深刻丰富。也许我们可以厌倦了诗歌中的思想,但永远不会厌倦那些值得玩味的词句和独特的阅读感受。  全诗采用勃朗宁式的“戏剧性独白”形式,以一名叫普鲁弗洛克的中年男子犹豫多变、迷茫混乱、抑郁不乐的内心独白展开。普鲁弗洛克对生活非常绝望,他的胆怯吞噬了他所有的外在行动,所有能量聚集在体内,九曲回肠,如岩浆暗流般充斥着在他光怪陆离的独白里,里面有不少对哈姆雷特延宕的戏仿。从某种角度讲,诗人表达的可能是整整一代人的困惑迷失,影射颇具悲剧性那时西方知识分子在世上的尴尬存活状态;但诗歌的精彩之处并不在于其深刻哲思的展示,而在于读者阅读诗歌过程中所体

8、验的强烈独特的感受,评论家肯纳在《隐形诗人:艾略特》一书中指出,普鲁弗洛克只有在读者吟诵此诗的过程中才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