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的辩证施护

喘证的辩证施护

ID:23966538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喘证的辩证施护_第1页
喘证的辩证施护_第2页
喘证的辩证施护_第3页
喘证的辩证施护_第4页
资源描述:

《喘证的辩证施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喘证的辩证施护喘证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特征。具有进行性不可逆为特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慢性疾病的一种症状,为老年患者的常见及多发病证,每遇季节变换及秋冬季节多见。现将喘证的辩证施护要点介绍如下。  1辩证分型及护理原则  1.1实喘  1.1.1风寒闭肺: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加风寒表证。舌淡苔簿白,脉浮紧。  护理原则:宣肺散寒。  1.1.2表寒里热:咳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加咳痰粘稠,形寒、身热、身痛、无汗或有汗,烦闷、口渴、尿黄、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  护理原则:宣肺泄热。  1.1.3痰热遏肺:咳喘气涌,胸部胀痛,加

2、咳嗽、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身热、汗出、面红,尿赤,咽干,口渴,喜冷饮,便结或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护理原则:清泄痰热,  1.1.4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加咳嗽,痰白粘,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舌淡,苔白厚腻,脉滑。  护理原则:化痰降逆  1.1.5肝气乘肺: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加咽中如窒,胸闷胸痛,平素常多忧思抑郁,或失眠心悸,不思饮食,大便不爽或心烦易怒,面红耳赤。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或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护理原则:开郁降气平喘。  1.1.6水凌心肺:咳喘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加咳嗽,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尿少,畏寒肢冷,面色晦暗

3、,唇甲青紫。舌淡胖暗或有瘀点,苔白滑,脉沉细。  护理原则:温阳利水,泻壅平喘。  1.2虚喘  1.2.1肺气虚:喘促短气,声低气怯,喉有鼾声。咳声低弱,自汗怕风,易感冒,或咳呛,痰少质粘,烦热口干,面色潮红,或食少、便溏,痰多。舌淡红,脉弱,或舌红苔剥,脉细数。  护理原则:补肺益气  1.2.2肾气虚: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而失禁,面青唇紫,汗出肢冷,浮肿。舌淡苔薄或黑润,脉微细或沉弱。或面红烦躁,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护理原则:补肾纳气  1.2.3喘脱: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扇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厥,兼心悸,烦躁,肢厥,面青唇紫

4、,汗出如珠。舌淡无华或干瘦,苔少或无,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2辩证施护  2.1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避免情志刺激,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2.2临证护理  2.2.1痰气交阻,喘证发作时,遵医嘱针刺定喘穴、尺泽、肺腧或配合按摩。  2.2.2伴有表证发热时,遵医嘱针刺大椎、合谷、曲池或用复方柴胡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或服用中药。  2.2.3痰热阻肺,痰色黄粘时,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翻身拍背。  2.2.4缓解期可用耳针,或遵医嘱针刺。  2.3用药护理  2.3.1喘证患者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症寒症宜热服。  2.3.2喘证发作有规律者,克在发作前1—2小

5、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疗效和反应。  2.3.3喘脱者可给予参附汤加紫石英、沉香、蛤蚧、磁石分次少量温服,参附针或参麦针20ml加50%GS静注。  2.3.4喘证患者慎用镇静剂。  2.4预防:避风寒,调饮食,戒烟酒,调畅情志,加强体育锻炼,对肺肾两虚患者,防治喘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