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带求加速度

纸带求加速度

ID:23983271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纸带求加速度_第1页
纸带求加速度_第2页
纸带求加速度_第3页
纸带求加速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纸带求加速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理想纸带和实际纸带求加速度总结沁县中学王春雷高一物理对利用纸带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和求加速度。为教学重点内容。学生对纸带问题未能正确处理,现将此类问题总结如下;一、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若加速度为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依次为S1、S2、S3、……Sn,则有S2-S1=S3-S2=S4-S3=……=Sn-Sn-1=aT2即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符,可以依据这个特点,判断原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已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它的加速度。例1: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

2、运动的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下图中,单位是cm。试计算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大?解:由图知:S1=AB=1.50cm S2=BC=1.82cm S3=CD=2.14cmS4=DE=2.46cmS5=EF=2.78cmS2-S1=0.32cm S3-S2=0.32cm S4-S3=0.32cm  S5-S4=0.32cm  即  又                       说明:该题提供的数据可以

3、说是理想化了,实际中不可能出现S2-S1=S3-S2=S4-S3=S5-S4,因为实验总是有误差的。例2: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算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我们求出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应怎样处理呢?此时,应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由于题中条件是已知S1、S2、S3、S4、S5、S6共六个数据,应分为3组。         即      即全部数据都用上,这样相当于把2n个间隔分成n个为第一组,后n个为第二组,这样起到了

4、减小误差的目的。而如若不用逐差法而是用:          再求加速度有:相当于只用了S6与S1两个数据,这样起不到用多组数据减小误差的目的。很显然,若题目给出的条件是偶数段都要分组进行求解,分别对应:     二、若在练习中出现奇数段,如3段、5段、7段等。这时我们发现不能恰好分成两组。考虑到实验时中间段的数值较接近真实值,应分别采用下面求法:   三、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说明如下:①如果题目中数据理想情况,发现S2-S1=S3-S2=S4-S3=……此时不需再用逐差法,直接使用即可求出。②若题设条件只有像

5、  此时又如 此时总之,掌握了以上方法,在利用纸带求加速度应得心应手。学生不会盲目乱套公式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