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任重而道远

中医,任重而道远

ID:24008193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医,任重而道远  _第1页
中医,任重而道远  _第2页
中医,任重而道远  _第3页
中医,任重而道远  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任重而道远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任重而道远【关键词】中医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她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日益强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千年来,中国人民依靠中医养生和治病,卓有成效。实践证明,中医中包含了深刻的科学道理和合理因素以及现实有效性。毛主席曾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社会科学著名学者田森先生说:“中国有五大发明,而不是四大发明,中医就是第五大发明〔1〕。”  然当今竟有人怀疑中医药的科学性,说中医不科学,伪科学。中医药怎个不科学,怎个伪科学法?中医的“治未病

2、”学说,“天人合一”学说等不知有多科学。那些不懂中医理论的人一看到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就狂呼落后骗人,大喊是迷信。君不知,没有蝌蚪之变,哪有细胞学说?阴阳五行是客观历史条件下的象形推理,朴素辩证,是早期的科学辩证观点〔2〕。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一门学科的诞生和形成,都是以其独有的理论特征、实践特征作为首要的骨架,然后再掺入一些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以资充实、论证、衬托,从而达到形成“独立学科”的条件。中医也不例外,它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生理病理认识以及相应的诊断、治疗、预防为核心,然后在充分应

3、用文学优势的基础上,巧妙地吸收了哲学的骼体认识、辩证分析理论,使得脏腑等理论,变得既浑然一体,又井然有序,不论从何处着手,都会感到它是有机统一、首尾相顾、本末有序、切实可行的科学体系。正因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的引入,使中医学有了质的飞跃,并成为中医学说的最大特征,且明显区别和优越于其他学科。当然,不可忽略的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中还吸收了诸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军事、政治、手工业、农业、音乐、美术、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这使得中医学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当社会大科学体

4、系中的一些内容重新掺杂排列入中医学的构架中时,它们就既是各自学科成分的代表,又更重要的成为中医学本体组成的一部分〔3〕。所以中医是一门非常科学的学科。  也有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不科学!有经验的医学不好吗?科学研究始于对现象的观察,尽管医学科学在飞速发展中,然而,反复观察所捕获的一些现象与另一些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中医是医学知识和经验渐进性积累与医学理论多系统综合发展起来的。历代医学经过几千年呕心沥血的努力和作出很大的牺牲及实验所留下的大量的悉心而长期观察的资料或结论,这是我们祖国医学的一份无价之

5、宝啊!如针灸的几根银针已经征服了国内外千千万万的患者与人民。中医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其在两千多年的人身试验中,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有理论、有实效的学说体系,其学理能从生理、卫生、病原、病理、诊断、治疗、配方、药物等诸方面一贯到底。其理论来自实践,充满了辩证唯物的思维,尤其是根据辨证论治的规律,能对许多从未见过的疑难病症产生预期疗效,足见其临床特色绝非限于药物与经验。而西医却是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做出来的,所以其实中医是比西医更科学的,更适合人类的医学。也有人说中医太古老了,落后了,跟不上现代化!中医古老吗?

6、我们祖国的筷子不是更古老?几万年了,甚至几百万年了,但它不科学吗!你总不能看到西方的刀叉就说中国的筷子不科学吧!中医不仅不落后,而且她一直在发展,与时俱进。从最早医学专着《五十二病方》记载的242种中药,发展到《神农本草经》的365味,再发展到《本草纲目》的1892种。东南亚地区产的乳香、没药、檀香等经过医疗实践过程辨清其性味归经后纳入了中医药体系,就是中药不断发展,现代化的一个典型范式;而医学诊断模式由《黄帝内经》的三篇热论到张仲景创建六经辨证,再到明清温病学派提出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则是中医理论

7、不断与时俱进的典型〔4〕。而且什么叫“现代化”?病人住院从头到脚,各种仪器检查,出院缴费几十万,这就是现代化吗?医学是为人民大众健康服务的。对医学而言,不应只追求形式,不应以时间定位,而应该把用最少的支出、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作为对现代化医学的基本要求。如“针四缝”治疗急腹症──蛔虫团梗阻,既简单又速效,又省钱。这就是现代化的成果。也有人认为中医发展太缓慢是中医药学不科学,近二三百年来与世界自然科学脱节所致,因此认为发展中医药,必须给予改造才有出路。中医几千年的进步是从单味药发展为复方。注意

8、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味归经、君臣佐使,按照中医的理论辨证论治用药。这一套如果都服从现代自然科学而寻找单体,认为药物化学已经到分子学水平,那中医的四气五味还有何用?药味归经有何依据?虽然我们不能抹煞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等等的现代研究成果,但这些并不是原药材的全部作用,如我们不能用麻黄素放在麻黄汤中去治表证,不能用青蒿素放在青蒿鳖甲汤中去治阴虚潮热证等,如果这样一来,丰富多彩的中医药学便会走入穷巷了,岂不悲哉〔5〕!还有有些人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就是误认了“中医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