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学生写作中的虎头蛇尾现象

如何改变学生写作中的虎头蛇尾现象

ID:2407565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如何改变学生写作中的虎头蛇尾现象_第1页
如何改变学生写作中的虎头蛇尾现象_第2页
如何改变学生写作中的虎头蛇尾现象_第3页
如何改变学生写作中的虎头蛇尾现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改变学生写作中的虎头蛇尾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改变学生写作中的虎头蛇尾现象批阅学生作文,常常生出一种遗憾,觉得有虎头蛇尾的通病。于是就产生了“后半篇”这一概念,并萌生了指导学生写好后半篇的念头。  作文“后半篇”的概念是否虚幻?细细想来,发觉生活中确也有前半后半的现象。先说体育比赛:百米王刘易斯起跑常慢人半拍,但其后劲充沛,后半程长能大踏步超越对手,领先撞线。围棋先要布局,接着双方厮杀,最后进入管子阶段;聂棋圣与小林光一素有后半盘强劲的美誉。演剧亦然,有“好戏在后头”的说法。所以,写作也可以有前、后半篇的说法。果然,清代文豪李渔在其《窥词管见》中有“如不能字字皆工,语语尽善,须择其精华所萃处,留备后半幅之用”的话;“后半幅”

2、当即是“后半篇”。  一篇文章应是一个健全的生命体。它有主脑是立意,有骨架是篇章结构,并有丰满的血肉灌注其间是指内容。所以从审美上讲,后半篇不佳的作文显得形体不匀称。从功能上讲,议论文后半篇不能往深处推进,说理不透彻,难以让人心服口服。记叙性散文后半篇单薄松散,像漏气气囊,感染力、冲击力便锐减。  学生作文后半篇乏力苍白的原因何在?  首先,从学生态度上讲,只有“半篇”认真,缺乏全篇用功制作的耐心。洋洋洒洒开头,主体部分有了其一其二,就不再其三其四地向纵深拓展,浅尝辄止只求完卷交差了事。从掌握材料的角度讲,只有供“半篇”的材料。一旦写作,“材料袋”兜底翻,一股脑儿就这么点,要他全篇充

3、实就困难了。他们常常苦叹道:“哎,实在是没材料呢!”  其次,写法上的详略失当。不少学生作文,开门不见山,云山雾罩,绕来绕去才接触主题,主体部分的前半截一概详写,后半截不论与题旨关系多么重要,也一概三言两语马虎带过。这种不从逻辑角度考虑轻重,只以先后秩序安排详略的做法必须改变。比如介绍几种主题班会,主体部分要分别介绍发言型、讨论型、艺术型、综合型等主题班会类型,本应该四种类型以均衡篇幅介绍,但不少学生与前两种类型是又举例又打比方,十分详尽,但却草草带过后两种。  那么,学生作文如何学好后半篇呢?  首先,思想水平的提升和语言功力的培养乃是最基本的环节。前面说到“半篇材料”,其实,教师

4、作文命题,总是以学生为对象,按理,大部分学生应该没有找不到素材的困难。但由于缺乏识见与驾驭材料的能力,即便拥有一宝库材料也会似有若无的,不会含英咀华、改造加工写进文章。只会对于那些显性的材料一用再用,而不善于挖掘那些若有似无的十分精彩的隐性材料。所以要写好后半篇首先得解决“半篇功力”的毛病,把自己占有却不去选用的“死材料”变做活材料,并且不断进行新的积累。  其次,必须列好较详细的提纲再动笔。如何开头,主体部分安排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用何材料,必须说哪些意思,表达修辞上做怎样布置,如何收束结尾,都要事前有成竹在胸再行动笔。一定要有全篇的视野,高屋建瓴,要“站起来”俯视关照全篇的提纲安排

5、,把每一环节的零件基本备齐。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生并非不列提纲,但是提纲很空,只有一个虚的框架,往往有了一点点的意思一丁点材料就急忙下笔,这就难免后半篇空洞无物的弊病。而假若有了真正可靠实用的较详细提纲,不至于边写边构思搜寻材料,就能于行文时专注于语言表达,文章就容易有形式和内容量方面的全新面目。  第三,万一材料不足,就采用李渔的办法,留备后半篇之用,所谓“宁为处女于前,勿做强弩之末”,当然这是消极的办法。积极的办法是,把最先酝酿成熟的事件与佳词好句先在前半篇不吝啬的用完,再硬逼自己开拓新的写作角度,再掘鲜活的材料来写好后半篇,逼使自己车到山前再寻路,可以产生出前半篇漂亮后半篇同样

6、精彩的习作来。比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前半篇以五幅秋景图——校园秋晨、秋槐落蕊、秋蝉低啼、闲话秋风秋雨、果树落叶逼真勾勒北平秋色以后,又在后半篇宕开一笔,从理喻角度再赞故都秋色,揭示人类与秋之关系,感情升华到极致,前后相映成辉,灿烂异常。当然,要学生这样逼迫自己,是一种挑战,为难了写,但唯有这种自觉,作文才能一步一个台阶,逐步臻于通篇俱佳的境地。我们读名篇,常常有傲游名山秀水的感觉,满眼繁花似锦,美不胜收,一个拐弯见到一个新的景象,愈往前走,愈见瑰伟奇丽。由此,真应该引导学生花功夫努力写好“后半篇”,以求写出全篇皆好的佳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