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讨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讨

ID:24088729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讨_第1页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讨_第2页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讨王永达山丙省潞城市第一中学047500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记得诺W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真正秘籍是兴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釆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快乐的情绪,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而在当前的高中学校校园里,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情感体验

2、”,而且在痛苦、乏味的学习中,学生毫无创造力可言,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基于这一状况,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就必须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釆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起来,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模拟角色情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模拟角色情境,演绎当时的历史状况,让学生走进历史、理解历史。这一方法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

3、学习,并能渲染课堂的气氛。比如,在讲《百家争鸣》前,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进入角色情境,同学们主动查阅资料,设计“台词”,推选代表,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我记得当时四位扮演角色的同学一上场,同学们就哈哈大笑,因为他们中扮演儒家的同学穿着校服外,其他的同学都穿了特别的衣服:扮演法家的同学,穿了一套老成的制服;扮演道家的同学,穿着一件短袖,肩膀上还搭着一件外套;而扮演墨家的同学,穿了一件破旧的衣服。当这几位同学从穿衣、做事等生活角度阐述各自的思想主张

4、时,同学们的印象自然就特别深刻。之后,我又请了一位同学扮演当时的君主,由各“思想家”先后对其进行游说,由“君主”判断自己会采用哪种治国思想,并阐明了原因。通过角色模拟,同学们较好地理解、区分了儒、道、法、墨四家学派主张的不同,比我们老师费劲口舌地讲,效果要好得多。二、利用现有资源,再现事件情境所谓事件情境,教师利用录咅机、DVD、电视或电影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历史事件的发展梗概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体会和分析历史。例如,在讲《“自由放任”的美国》吋,由于学生缺乏经济危机的感性认识,很难

5、体会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于是我在上课时播放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下的美国》DVD,再现了当吋这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再配以教师具体的讲解,学生对这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就奋了很深刻的印象,学生注意力集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同时学生还了解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为下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提供文物情境传统的教学总是从书本到书本,讲起课来难免显得抽象而呆板,不能使学生耳闻0睹。提供文物情境,可以使学生从中感知远去的历史,触摸远去的历史,以获得直接体验。

6、这里所说的文物情境,指的是向学生展示文物或仿制的文物,播放有关文物的影像资料,也可以是图文并茂的挂图,在冇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一些历史遗址、遗迹。为此,有条件的学校或教师可以将具有历史教学价值的历史遗物,如古钱币、古器皿等,包括文物的赝品、模型等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并配以冇说服力的讲解,这不仅使历史课堂上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而iL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经久不忘。四、创设问题情境“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在情境教学中,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载体来引发学

7、生的积极思维。在授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图片、材料,聆听歌曲或观看视频片段等方式,吸引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就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它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在这里,教师需要设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情境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最佳学4状o五、营造情绪情境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我们教

8、师应该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比如,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以营造一个愿学的情绪情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真正优秀的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人,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教师对待每位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这一点能成为学生健康心理成长的基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形成和谐愉快的教育活动局面。反之,教师对待学生不公,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师爱,进而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