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喘憋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喘憋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

ID:24092316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喘憋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喘憋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喘憋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喘憋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喘憋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50例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结论:全方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整体理念,故而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肺炎疗效观察2008年5月~2010年12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50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诊断标准及分型均采用1982年4月成都会议所订《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诊断常规(试行)》。治疗组50例,其中

2、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14个月,其中病程1.70±0.58d,重症2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病程1.58±0.60d,重症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同时采取抗炎、抗病毒及对症处理。此外,对照组应用氨茶碱、糖皮质激素及雾化吸入等常规方法治疗喘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在抗炎、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服用中药,组方为射干麻黄汤加减:灸麻黄1.5~2g、射干2~4g、细辛0.6~1g、半夏3~5g、五味子2~3g、生姜2~3g、紫苑3~5g、款冬花3~5g、大枣3g有内寒

3、外热、寒热夹杂着可加用生石膏。1剂/d,早晚各煎服一次,根据病情及年龄适当予以加减,服至痊愈。2结果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解除喘憋时间,消除肺部啰音及治疗时间,结果两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详见表1。表1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d)组别例数解除憋喘消除啰音治疗时间治疗组502.64±0.584.46±0.855.48±0.82对照组403.60±1.045.24±1.206.32±1.44t值5.123.413.22P值<0.01<0.01<0.01中药煎服的缺点是喂药困难,并有轻度的胃肠反应,但未影响治疗。中西医治疗组50例全部治愈,对照组38例治愈,

4、转院2例。3讨论喘憋性肺炎,西医上讲大都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毛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分泌物黏稠,管腔狭窄,气道高阻抗,可致肺气肿、肺不张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阻碍。中医属“肺炎、咳嗽”范畴,多因外感风寒,风寒入里,郁儿不化,外邪袭肺而致脾气气宜降失调,清肃之会不行,使水液输化无权,凝而为痰,阻于气道。治疗组中方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灸麻黄、细辛、生姜、半夏具有湿肺化痰,散风祛寒解除或缓解支气管痉挛之功效。重用射干,旨在解毒消痰,专治咳逆气上,痰涎壅盛,并有抗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辅以五味子收敛肺气,款冬花、紫苑止咳平喘,大枣补脾益

5、气,尚能促进抗体合成,调节机体免疫功效。对于有外感内热,寒热夹杂者可加用生石膏。全方溶抗炎、抗病毒、解痉、祛痰、疏肝润肺、浮降结合、补脾益气、调节免疫力功效于一体,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整体理念,故而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1-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