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导如何提升仁慈力

企业领导如何提升仁慈力

ID:24109309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企业领导如何提升仁慈力_第1页
企业领导如何提升仁慈力_第2页
企业领导如何提升仁慈力_第3页
企业领导如何提升仁慈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企业领导如何提升仁慈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领导如何提升仁慈力前言:贤明的国君对人民有慈爱之心,人民和国家的财政才能富裕;政策的推动也才能顺利而没有障碍。在过去的封建时代,仁慈之心已经是君主统帅百姓,促进民主繁荣和国家安定的重要依据。如今是个民主时代,领导者更应该处处为众人着想,否则,一旦失去权威,想统御别人,便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无可讳言,活在一个仁慈的世界里,我们会富足许多。仁慈以最广博的定义观之,是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药方它先治个人,因为唯有具备关怀他人能力、爱自己的人才是健全的人。继而治所有世人,因为人际关系越融洽,我们就越快乐、越成功。而商

2、场上又如何呢?我们依然可以获得同样的结论剥削劳工,破坏环境,欺瞒顾客,助长浪费风气的企业短期内或许能获利,长远的竞争力则远不如重视环保,不占员工便宜,诚心为客户服务的组织。仁慈本身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它是我们生活的中心要素。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tanxiaofang.)表示,仁慈的力量惊人,足以让我们洗心革面说不定比任何心态或技巧的威力都大。阿尔多斯赫胥黎在研究各种旨在发挥人类潜力的哲学和技巧上堪称先驱,他研究过林林总总的方法,例如吠陀哲学(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学)、幻觉、劳筋动骨、静坐冥思、催眠和禅

3、学。他在临终前的一次演讲中说:常有人问我,转化生命最有用的技巧是什么。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和实验,我实在有点难为情,可是我必须说,最好的答案就是仁慈一点。仁慈的领导者不害弱小,不仅如此,还会帮助弱小成长。爱心体现在付出上。这便是行布施,做利他的事情,比如:人与人是竞争的关系,给予他人(竞争者),对自己的伤害是双重的,著名领导力专家谭小芳老师(预定领导仁慈力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了解到,当年李嘉诚将自己的原料给自己的竞争对手,以便竞争对手不死掉,这正是仁慈的体现。所以,仁慈是一种伟大的人格,仁者无敌啊!

4、没有仁慈之心,布施是不可能真正发生的,故仁慈生布施。德行领导在华人社会为员工所普遍期望。我们对大陆38家企业的1025名员工、我国台湾11家企业的1188名员工和香港两家跨国企业的256名员工进行的研究发现,华人员工对领导者有高的仁慈期望,而这种期望在大陆和台湾较高,在香港次之。相反,尊重威权以香港最高,大陆次之,台湾再次之;而较年长的员工则显现较高的权威尊重,较高教育水准者则呈现较低的权威尊重。这些结果表明,对华人员工而言,仁慈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威权领导却可能不易接受,尤其是对年轻且高教育水准者而言。另外,谭

5、小芳老师了解到,科学研究证实仁慈的人比较健康长寿,比较受人欢迎、生产力较高、事业较为成功,也比较快乐。换句话说,仁慈的人比较强健,势必要比欠缺这种特质的人更有趣,也更能拥有完美的人生。仁慈的人等于有更好的装备,去面对人生的诡谲莫测和惊涛骇浪。不过,我已经听到有人驳斥的声音: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和长寿而以仁慈待人,那么我们岂不是扭曲了仁慈的本质?如果仁慈流于心机的计算、自我利益的考虑,它就不再是仁慈。一点也不错。仁慈本身就是它的目的,不能出于其他任何动机。仁慈真正的好处就是居心仁慈。仁慈为我们的生命带来意义和价值,

6、带领我们超越烦恼和争斗,让我们对自己满意,重要性或许更甚于其他生命要素。就某种意义而言,所有显示仁慈好处的科学研究都是无用的--这些研究并不是有用的诱因,因为仁慈唯一的诱因就是伸出援手的渴望、慷慨助人、关注别人生活而得到的乐趣,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研究还具有非凡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如果体贴关怀、富于同情心、开放心胸接纳他人的人比较健康,这就表示我们的仁慈是与生俱来。第3页纵观各种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归类总结,其实只剩下两种:一种是独裁的、武断的;一种是民主的、仁慈的。独裁者假设人

7、类都好逸恶劳,需要外力强迫才会尽力而为。所以他们大多采用奖惩制度制约员工。民主者提倡自觉原则,相信只要工作能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员工就会自发地努力工作。一般而言,初为管理者时,人喜欢扮演民主,以取悦员工,加强团体意识。但不久之后,他们就喜欢独裁了,这样更能表现权力。当然,独裁管理并非不好,它在有效时间内要求员工完成规定工作时,显得很有效。而民主管理也并非全好,当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无法维持良好关系时,工作就会瘫痪。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仁慈领导力呢?我们限于篇幅,仅列两项,更多的仁慈领导力内容,欢迎预定谭小芳老师的

8、领导力课程一、深思熟虑,善纳忠言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善于听的人可以通过听别人的议论,拓宽视野,增加知识,获取经验,增长见识,丰富阅历,这是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古代时,名相子产不毁乡校便是广泛听取乡校中的议论,采纳雅言,鉴证得失,以乡校的议论作为镜子,及时发现失误和长处,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便是这个道理,要集思广益,广泛地听取别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