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人才的培养

浅谈创新人才的培养

ID:24178648

大小:5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创新人才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创新人才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创新人才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创新人才的培养李仲庆(高州市深镇中学,广东高州525235)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48-01摘要:浅谈创新人才培养,让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优化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的的关键。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创建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优化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

2、键。一、优化教师队伍要优化教师队伍,首先要把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到实处,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教师职业成为天底下令人最向往的职业。吸引优秀学生报读师范院校,吸引优秀人才到教育岗位从教。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每年组织骨干教师到高校培训或到教育模范地区进行观摩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对年龄偏大,教学手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允许提前退休。对那些年轻,知识水平以及教学艺术偏低的教师带薪到高校培训。再其次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开展科研活动,科研促教,科研创新,与时倶进,培养创新型教师。从而建设

3、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二、更新教学观念党的教育《纲要》深刻阐了教育的方针一一以人为木。把育人为木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木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然而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教师“君主专制”,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而要更新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要

4、做到这样,首先加强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明确知识,技能对人-生的影响,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其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觉学习,善于质疑,不断探讨,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讲授《白杨礼赞》一课,在讲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吋,请学生找出文中的四个反问句。请同学们分析它的作用是否相同,文中如何由树到人,各句的关系怎样,白杨树还有什么特点等,还可以由此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与此相似。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人无完人”,成年人都会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学生是未成年人,

5、是一个求知者,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待这些学生,教师•一定要热情诚恳,爱生如子,用教师的真诚感化他们。即使一个十分顽皮的学生,他/她的身上也有不少闪光点,只要多接触,就可以发现。发现闪光点要充分肯定,帮其树立自信心,利用动机迁移的愿望,促使其向好的方面发展,根据艽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必定成为一个好学生。其至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邓惠,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要想进入省一级学校就读机会比较渺茫,因此她对学习失去信心。但她十分爱好音乐,文艺,我鼓励她报读艺术特长班,发挥其特长,在中考,她在同类报考中以总分第一名进入全国百所示范性高中,高州中学就读。学生,家长都十分

6、高兴,老师也深感自豪。四、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旮效途径。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物理课中的串联电路的特点十分抽象。组织学生组装串联、并联、混联电路,观察灯泡亮度,电流表指针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这样通过实践操作,既加深学的印象,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技巧,学用结合更冇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总之,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关键要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善于运用先进

7、的教学手段,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储备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