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集约用海——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蓝色基地”

集中集约用海——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蓝色基地”

ID:2426513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集中集约用海——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蓝色基地”_第1页
集中集约用海——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蓝色基地”_第2页
集中集约用海——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蓝色基地”_第3页
集中集约用海——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蓝色基地”_第4页
资源描述:

《集中集约用海——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蓝色基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集中集约用海——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蓝色基地”蓝色经济区建设是我省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对海洋空间资源要素实行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摆在我省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一认识,我省积极以立法形式保护海洋和海岸线,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海域使用管理条例》《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7部涉海地方性法规,构建了海洋综合管理的制度框架。蓝色经济区各地也初步制定了单位岸线和海域投资强度标准,编制实施了集中集约用海片区建设规划。潍坊、董家口、招远、牟平等4大集中集约用海项目已获国家海洋局批复,丁字湾、前岛等7个片区规划已启动,我省集中集约用海迈入快速推进阶段

2、,每一个集中集约用海片区已成为一个蓝色经济高地、优势产业集群和生态环保示范区。  但是,我省海岸带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虽然我省对集中集约用海做了规划,但许多规划还是粗线条的。为了造福子孙后代,我省蓝色经济区建设,必须要有一个蔚蓝色的海洋做支撑。为此,提出几点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继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整治、救助力度  一是要启动全省海洋环境保护与教育工程。在电视、广播、报纸、X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使其深入人心。宣传既要报喜也要报忧,要让广大群众了解我省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使其增强忧患意识,进而提高保护海洋环境的自觉性。二是要强化海洋生态

3、环境保护工程。对滨海湿地、海滩、海礁、防护林等自然环境,要加大保护力度,绝对不能再有任何的人为破坏。三是对海岸、海岛生态进行修复。蓝色经济区建设绝对不能以牺牲海洋环境为代价,对已经遭到破坏或生态环境薄弱的海岸、海岛,要尽快制定修复计划并实施。还要针对长期以来项目用地遭污水、生活垃圾、淤泥侵蚀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进行岸线整治。四是要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养护。对捕捞、钓鱼、养殖等活动要有严格的限制,对鱼类等海洋生物的种类、大小、捕捞(垂钓)季节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可能损害了捕捞者和钓鱼者的眼前利益,但对于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却具有重大意义。五是建立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4、机制。如海啸、溢油等突发事件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破坏,要有预警、应急管理机制,做到及时监测、尽快治理,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虽然我省在以上这些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力度还是不够。只要不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多大的力度都不过分。  2.实施我省海洋环境监测工程  加大对我省沿海各海域的监测力度,增加监测点数量,及时查找现实和潜在的污染源、污染物,做到适时监控、及时治理。要将监测数据变成通俗语言,向社会公众通报。  3.让群众清楚地认识到海岸功能  这是我省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民心工程,也是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做好服务的保障工程。要根据规划,哪片海能开发,开发什么?哪片海不能开发,禁止什么

5、?在我省各地的海洋功能区划中都要有明确界定,更要让市民特别是海边渔民都能明白。  4.慎上填海工程项目  海岸带的形成是千百万年大自然的造化,任何的填海工程都会对海洋环境有一定影响,对海岸的自然环境,对周围水源、大气环境都会造成影响。若上填海项目,首先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进行科学的论证,加强评估并公开透明。以前我省有一些填海工程,结果造成了海水流通不畅,部分海岸的细纱变成了淤泥,水域水质恶化,生态遭到破坏;现在,在建的海边建筑项目中,也有填海的事件发生。有人赞成建人工岛、礁石群,国内外很多地方也都进行过,但工程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必须慎重,要衡量它是否是利大于弊,这就

6、要进行科学的论证,要收集、吸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公开、民主。填海造地应将保护海洋环境放在首位。  5.加强对海洋综合检查和海域检查执法  一是对捕捞、钓鱼、养殖活动要严格检查。二是要对采沙活动严格限制。采沙项目要严格审批,要加大违法采沙整治力度,采取政府牵头,部门严格执法,综合整治的办法,对非法采挖海沙的行为进行不间断的整治。因为采走一片沙子,就会形成一潭淤泥。  6.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  对我们的黄金海岸,要建设的是生态企业、生态园区、生态海岛;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向海里排放的管理,对入海排污口进行严密监视;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制

7、度;要实施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工程;要建立健全海陆统筹、海河兼顾、一体化治理机制。你可能会感兴趣:免费(.mFFanwEN.):环保论文收集或原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