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ID:24335778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_第1页
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_第2页
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现行的音乐教材特别注重了音乐内容的编排,尤其是中外优秀作品和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其目的在于开拓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但由于农村学校的环境条件和教育对象在许多方面有不同的特点,特别在音乐欣赏课上,学生只想听流行歌曲,不愿欣赏经典之作,让老师很头疼,结果可想而知。其实作为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学生实际,因地制宜的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可以上好音乐欣赏课的。  一改变方式,变枯燥为生动  由于客观存在着的城乡差别,农村学生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讯息量的某些方面确实不及城市学生

2、,传统的音乐欣赏,大都局限与单一的“听”,现今科技发达,用VCD,电脑来辅助教学,其作用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欣赏内容变的直观,在教学中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农村学生更能直接的接触大自然和农业生产活动,尤其容易接受农村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如民歌,民间音乐和民间歌舞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学生的文化活动也随着丰富起来。因此农村学生与音乐并不“绝缘”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是有基础的。  二扬长避短,从实际出发选择和组织材料3  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相当广泛,但在进行教学时注意必须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里,“由近及远”和“由浅入深”这两条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由近及远”指

3、的是安排安排教材时最好先从学生相对熟悉的方面入手,然后逐步发展。比如欣赏中外音乐作品,宜先欣赏中国音乐作品,然后欣赏外国音乐作品。在中国音乐当中应先欣赏歌曲和名歌,民乐;然后欣赏较专业化的钢琴及管弦乐作品;在欣赏民歌和民乐时,可先欣赏当地或附近地区的民歌,民乐。即使当地的音乐,也宜先欣赏反映农村生活内容,尤其是青少年生活内容的音乐,然后欣赏其他题材的内容的音乐。恰当的选择利用乡土音乐教材是农村学校进行音乐欣赏教育的基础,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很值得重视的。当然,上面说的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程式,而是待到学生有一定基础时,便可以比较灵活的作出安排。  “由浅入深”是指音乐

4、作品的思想感情深度与结构形式,表现手段等难易程度的深浅。一般说来,开始因该让学生欣赏内容较为浅显,易于理解接受的音乐作品,然后逐步加深。就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与表现手法而言,也应该从简易单纯的音乐入手,逐步过度到复杂,宏大的音乐作品。对于比较3艰深多乐章的作品,不妨选取其中易于接受的段落或乐章,作初步的介绍和欣赏,将来有条件时在完整欣赏。如果单凭良好的愿望,希望同学门一下能够欣赏并接受所有的世界音乐名作,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的。比如我刚开始上高中欣赏课,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尽管我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曲式结构,作者意图等等也讲的头头是道,同学门也听的很认真。可是到了真正欣赏音乐时

5、效果就不怎么理想了;有的似听非听,有的茫然不知所从,有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时间一长,甚至有的人瞌睡。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说这节课一点也没达到欣赏教学的效果。后来我经过反思,总结,知道同学们还没有静听大段音乐的习惯和基础,对音乐作品演奏的乐器,乐曲结构及表现手段都很陌生,同时在时代与感情等方面又有较大的距离,当然一下接受不了了。后来我逐步改变了方法,吸取经验在不同的课上先后让同学门欣赏了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二胡独奏《空山鸟语》,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在此基础上介绍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溪边景色”。在分析讲解时用“鸟”作为贯穿,要求同学门联想自己熟悉的农村景色,理解这几个不同类型的

6、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各自的艺术特色。这样一来,教师讲的不多,同学门却听的津津有味,而且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取得了欣赏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农村学校的音乐欣赏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要不断总结经验,比如;提出思考,听说结合。在欣赏每一部作品时,都要预先设计好思考题,可避免盲目的欣赏。可以通过想象、联想、加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还可以用参与实践,鼓励学生用听、动、唱相结合,加深印象等方法,总之只要敢于实践又善于不断总结经验,农村学校的音乐欣赏教学一定能不断提高和开创新的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出贡献!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