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

探讨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

ID:24438094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探讨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_第1页
探讨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_第2页
探讨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_第3页
探讨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黑龙江商业职工医院150001【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的评估方法及相关因素。方法此次研宄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接受分娩的产妇1685例,其中80例发生产后出血(占4.7%),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评估方法,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产后岀血患者失血量随着休克指数的增大而增多,产妇在分娩Id〜7d内的出血量最高,妊高征、瘢痕子宫、盆血、巨大儿、羊水量异常均是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论面积法、休克指数判断法等是评估产后出血的有

2、效方法,临床可综合运用,产后应重点监测高危产妇,高度警惕少量持续出血产妇,以便为产后出血救治做好准备。【关键词】产后出血量;评估;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探讨产后出血是孕产妇分娩晚期严重并发症,已成为中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积极预防产后出现,可保证孕产妇生命健康,改善预后[1]。木文将探讨产后出血的评估方法,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月于分娩的孕妇1685例,其中80例发生产后出血(占4.7%),年龄23〜36岁,平均(26.2±2

3、.5)岁,孕周38〜42岁,平均(41.2±0.5)岁,80例患者中,50例为初产妇,30例为经产妇;分娩方式:55例剖宫产,25例自然分娩。1.2方法1.2.1产后山血诊断[2]①早期产后出血:剖宫产术后24h内,阴道山血量≥1000mh或分娩24h以内,阴道流血量≥500mh或产妇压积下降>10%;②晚期出血,产褥期见子宫大量出血,伴有恶露不尽、阴道反复出血或阴道突然大量出血。1.2.2分析方法对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冋顾性分析,统计不同吋段出血量,总结导致产后出

4、血的相关因素并给予统计学处理。1.3数据处理借助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t检验,以(x±s)表示;计数数据,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产后出血评估方法产后出现的评估方法较多,包括称重法、面积法、0测法、羊水压积测定法以及休克指数判断法,称重法:分娩前称量产妇所用敷料、垫巾、消毒单重力,出血后再次称重,两者差值即为失血量;面积法,事先测定好血液浸湿敷料的面积,受敷料吸水量不冋,做大概估计;B测法:凭肉眼估计;羊水压

5、积测定:分娩中计入羊水和血总混合量,测定混合液及血液中红细胞加压积值HCT;休克指数判断法,见表1。2.2不同吋间段出血量比较80例患者中,26例分娩后24h以内出血(占32.5%),出血量平均为(587.55±61.52)ml;43例于分娩24h〜7d内出血(占53.8%),出血量平均为(701.55±73.11)ml;11例于分娩7d后出血(占13.8%),出血量平均为(557.55±40.11)ml。产妇在分娩Id〜7d内的出血量最高,改组产妇于分娩7d后出血、

6、24h以内出血产妇比较差异冇统计意义(P<0.05,χ2=8.655,7.655)。2.3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经临床统计,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瘢痕子宫、盆血、巨大儿、羊水量异常均是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各相关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3讨论产后出血可使患者出现贫血、休克,严重吋可危及产妇生命,为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若检出羊水异常、巨大儿、盆血、瘢痕子宫、妊高征等高危因素,应及吋给予有效处理。有研究结果显示[3】,产后不同吋期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不

7、同,其中以产后24h〜7d内,产后出血量最高,本研究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面积法、休克指数判断法等是评估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妊高征、瘢痕子宫、盆血、巨大儿、羊水量异常均是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近似于相关报道[斗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瘢痕子宫、盆血、巨大儿、羊水量异常均是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若想减少产后出血,应尽量减少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发生率,具体而言,应加强健康宣教,指导孕妇做好产期的保健工作,定期进行产期检查,若发现高危因素,应及吋给予细致护理及跟踪服务,80%的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h之内,应重

8、视产后2h内的病情观察,每隔15〜30min为患者按摩一次子宫,重点观察高危产妇,条件允许者给予心电监护直至病情平稳后为止。面积法、休克指数判断法等是评估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发生出血后应联合应用两种或以上方法评估出血量,根据出血量制定抢救措施,最人限度的降低产妇死亡率[5〜8]。综上所述,分析产后出现的相关因素,可对产后出血的防治产生积极意义,产后应重点监测高危产妇,高度警惕少量持续出血产妇。参考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