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渗透

ID:2447688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渗透_第1页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渗透_第2页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渗透_第3页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校要将德育工作融入教学中,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政治教师要发挥政治学科的优势,积极探索新时期的教学特点,准确把握思想政治课教育功能的命脉。  【关键词】政治课;渗透  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体验他们赶上数字化现代气息的同时,无形中更让人感触,那就是现代学生身上的“人情味”越来越淡,价值取向也越来越模糊了。因此,不能不让人深深意识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德育?如何能在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发挥政治思想教育课的功能呢?  德育在

2、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的功能,是人类进步的灵魂。它通过培养人的品质制约着人的发展,尤其目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关系纵横分割,价值取向多元化,它冲击了许多守旧的观念,增强了自强、竞争、务实的新观念。这对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至关的中学生来说,德育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刻不容缓,应该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而思想政治课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在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和无法比拟的作用。通过近几年对思想政治课的研究、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4  1讲究

3、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明确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为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必须在知识教授的明晰感上下一番工夫,但也决不能脱离现实,回避现实,进入空洞说教的旋涡。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生活价值以适当的方式揭示给学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艺术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师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不应作过多

4、地、抽象地说教,而要根据教育要求设置教育情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真理的光辉中获得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科学认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应该是亲切、和蔼、平易近人、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就像是“知心姐姐”或“历史老人”,而不是居高临下板着脸孔训人的、面目可憎的官老爷、教师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讲课要以情动人,就如演员一样进入角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也可以结合自

5、己的切身体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情感的渗透还可延续到课后,教师应与学生做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4  2进行现代信息的德育教育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学生置身其中,深刻体会到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网络深受学生欢迎,部分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还有一些学生浏览不良网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单纯的说教是没有效果的,而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上网问题。在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框题时,我引用了网络的资料,然后采

6、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就中学生上网问题展开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最后得出结论:在不迷恋的前提下,适当上网、科学上网还是有好处的。于是,我又提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到科学上网?一下子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有的说上网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有的说上网要查看对学习有用的内容,有的说可以查看对我们成长有利的内容……最后让学生自然得出结论:只有科学上网,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通过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交流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又让他们掌握了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本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德

7、育渗透  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机会,启发他们自觉去探讨人生和社会的真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使学生学好的前提,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开始,常有疑问,才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应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环境,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且结合教材或生活实际辨析、探求问题。  我在教学“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权利”4时,创设了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打破原来的就座方式,让学生围成圆形而坐;我也从讲台位置走到学生中间去;我与学生的信息传递从教师讲授――学

8、生接受的单向灌输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室里没有了权威,禁锢学生思维的枷锁消失了。学生们思维活跃,反映灵敏,提出的问题也新颖别致,发人深思。例如一个学生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