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ID:24643914

大小:63.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_第1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_第2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_第3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_第4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宄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急剧加快,其目标在于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探讨在此背景下建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及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内容,提出保证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得以实施的相关机制与措施。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一,大力推进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自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Trow)提出将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按高校毛入学率划分为精英教育(elite)、大众化教育(mass)和普及化教育(universal)三个阶段以来,世界各国普遍

2、将这一理念看做衡量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自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10°%左右增加到XX年的14%。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担负起极其重要的角色,并在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方面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一些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值。以天津为例,n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4%,接近普及化程度。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新型质量观的建构教育质量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

3、定受培养者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要建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相适应的质量观,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明确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基本特点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使得以精英型教育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内涵开始转向适应大众化教育阶段特征要求的高等教育内涵。马丁•特罗在提出高等教育发展各个阶段毛入学率指标的同时,也提出了其办学与教学各方面的不同差异。在观念上,精英教育被视为少数人的特权而大众化教育则被视为有资格者的权利;在教育功能上,精荚教育旨在培养学术精英与统治阶层,而大众化教育则培养更广泛的精英,包括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重点是技术英才;在学生就学方式上

4、,精英教育采取学生中学毕业后经严格选拔进入大学、住校且连续学习取得学位,生源质量高且辍学率低,而大众化教育则采取多数学生中学毕业后采用较宽松的入学方式,入学更容易,水平参差不齐,辍学率较高,住校与走读相结合。由此带来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习惯了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教师如何适应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新特点的问题,特别是生源新特点的问题。在这方面,高等职业院校显得尤为突出。因为我国高职院校以专科层次为主,学生是经本科院校录取后低分数段的学生。高校扩招,新人校的学生文化素质偏低,思想素质不高。如何针对这样的学生有的放矢施教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此外,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

5、,师资队伍也出现了紧张状况,校园硬件设施频频告急。如何保证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二)要坚持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总体培养目标,把握好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应切实把握好自己的办学方向,这是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偏离了这一方向,就谈不上质量意义,也就无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三)要明确不同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保证满足需要的教学目标由于历史、特色、规模、实力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每个学校的办学目标各不相同。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归根结底是要看其培养目标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否达到了自身设计的目标要求。不同类别的院校之间由于培养目标不同,难以笼统类比

6、,教育质量标准应允许多样化。(四)建立教育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教育各要素的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过程的水平,人才培养过程的水平决定了人才的水平,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充分的。因此,衡量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社会对其培养的绝大多数毕业生的认可程度,质量评判标准应当体现教育评价与社会评价的有机结合。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应当看其在所服务的地区、行业、领域中的美誉度;还要看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是否有具备高职特色的培养目标;最后应当看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高等技术应用性特征。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内容当前考虑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证问题

7、应首先明确以下几个前提: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人才;第二,社会对高职的认可程度还不高,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具有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第三,急剧的扩招使得高职院校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出现严重短缺;第四,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在探索之中。由此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应对各种挑战的过程中必须探索自身的发展之路。(一)明确学校的总体定位和实现方案在学校的定位中,特别应注意学校的特色定位和文化品位定位。总体讲,高职院校应定位在立足地方经济、服务社会需要、培养实用人才、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