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

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

ID:24658602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_第1页
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_第2页
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_第3页
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_第4页
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摘要】StreptomycesgilvosporeusSG1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并筛选链霉素抗性菌株,获得纳他霉素高产菌株。在上述高产突变株中选择4株作为亲本进行基因组重排育种,筛选得到了高产重排菌株,其中一株重排菌株S.gilvosporeusGS74的纳他霉素产量为3574mg/L,为产量最高的亲本菌株的153%,比原始出发菌株SG1提高1.17倍。【关键词】纳他霉素褐黄孢链霉菌基因组重排NatamycinproducingstrainbreedingbygenomeshufflingABSTRACTAfterisolatingtheprotopla

2、stsofStreptomycesgilvosporeusSG1,theyutatedycinresistancemutantsycinproducingstrainsongthem,4strainsycinproductioneshuffling.ConsequentlyahighnatamycinyEildingstrain,S.gilvosporeusGS74,ycinproductiionreached3574mg/Lthatesthanthatofthestartingstrain.KEYIC确定S.gilvosporeusSG1原生质体悬浮液经稀释后分别涂布于含有不同浓度链

3、霉素的再生培养基平板上,28℃培养8~10d。观察不同平板上的菌落生长情况,记录未长菌落的链霉素最低作用浓度,即确定为链霉素对该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1.7原生质体融合将链霉素抗性菌株制备成原生质体悬液,各取1ml置离心管中,20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加入40%的PEG60005ml,振荡以悬浮原生质体,25℃保温5min后除去PEG,再用P液稀释涂布于再生培养基上,28℃培养8~10d[9]。1.8分析方法1.8.1菌体干重(DCl发酵液,6000r/min离心10min,收集沉淀,用无菌水清洗两次后,在10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计算菌体干重。1.8.2还原糖的测

4、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10]。1.8.3氨基氮的测定氨基氮测定采用甲醛法[11]。1.8.4纳他霉素产量的测定采用HPLC外标法检测[12]。色谱工作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BDSC18(416mm×2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酸(60∶40∶5,体积比);流速1.0ml/min;波长302nm;进样量20μl;灵敏度0102AUFs;柱温为室温。2结果2.1紫外线诱变时间的确定紫外线致死曲线见Fig.1。由于现在紫外诱变育种一般都采用较低剂量,以获得较高的正突变率。根据紫外线致死曲线,采用80%的致死率所对应的诱变剂量,即用功率为15的条件下,用紫外

5、线照射40s。2.2链霉素抗性菌株的选育链霉素对出发菌株S.gilvosporeusSG1的最小原生质体抑制浓度为0.4μg/ml。将经过紫外线诱变的S.gilvosporeusSG1原生质体溶液分别涂布于含有0.4μg/ml链霉素的再生平板上筛选链霉素抗性菌株,共分离了132株链霉素抗性菌株,通过摇瓶发酵分别测定纳他霉素的产量。其中有15株纳他霉素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结果见Tab.1。从Tab.1可以看出,经紫外线诱变后筛选链霉素抗性菌株正突变率达到11%左右,其中Strr89达到了2468mg/L,为出发菌株SG1的142%。对这15株抗性菌株进行两次复筛,选出4株纳他霉素产量较为

6、稳定的突变菌株Strr69(2364mg/L)、Strr89(2468mg/L)、Strr111(2433mg/L)、Strr129(2398mg/L)。2.3基因组重排选育高产菌株将4株链霉素抗性菌株(Strr69、Strr89、Strr111、Strr129)作为亲本,制备原生质体,进行多亲本原生质体融合,并在再生平板上培养,培养后在再生平板上长出再生菌落(该再生菌落包括融合体和亲本)。将这些再生菌落混合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后培养到再生平板上,从再生平板上共分离了87株再生菌株,通过摇瓶发酵,筛选出14株正突变菌株,结果见Tab.2。从Tab.2中可以看出,通

7、过基因组重排育种有16%的重排菌株为产量提高的菌株,其中菌株GS74纳他霉素产量达到3774mg/L,比产量最高的亲本菌株Strr89提高了52.9%,较原始菌株SG1提高了1.17倍。用群体传代的方法考察高产重排菌株GS74的斜面传代稳定性,反复传代5代,纳他霉素产量依次为3774、3743、3702、3814和3753mg/L,稳定在3700~3800mg/L之间,表明该重排菌株的高产性状遗传特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