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ID:24664934

大小:55.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_第1页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_第2页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_第3页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摘?要: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国家和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技能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才能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本文根据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现状,提出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国家和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技能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高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才能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因此,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水平对祖国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我国教

2、育的重要任务。一、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现状中职院校学生学习作风普遍散漫,缺乏纪律性,是常见的问题。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技能,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中职学生仅仅接受过义务教育,未接受过高等教育,所以自制力很差。如果学校老师在开始上课时没有对学生“出小差”强加制止,就会导致学生上课更加没有纪律,课堂就会大面积出现学生睡觉、私下聊天、玩手机等等现象。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潜意识认为道德素养教育对他们来说不如专业知识重要,而这种思想也会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不重视,等到毕业的那一天什么都没学到,更可怕的是成为社会的危险分子。二、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1.重视思想品

3、德课程虽然思想品德这一课程贯穿我国教育整个学习过程,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都对个人思想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大部分小学和中学学生并没有从思想品德课程学到很多知识,一是年龄小对思想品德没有概念所以没有重视,二是学生对内容仅在记忆的层面而没有理解。中职学校应该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职业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2.加强学生吃苦耐劳教育现在一些中职学生包围在父母长辈的宠爱中,不习惯吃苦耐劳,对企业生活环境和工作强度很难适应,从业后感觉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太大,也适应不了岗位要求。所以要有针对性地给中职学生开展吃

4、苦耐劳的教育。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或是给学校打扫清洁,或是去帮助敬老院的老人干活。这不但让学生有了吃苦耐劳的意识,也增加了他们的环境保护的意识,让他们更有爱心。学校也可定期带领学生到企业工作现场参观,让学生对企业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1.从校园文化入手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企业是一个集体,需要职工一起努力创造财富,企业要求每个职工都必须有团队精神。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是直接参加工作,所以中职院校要利用校园活动培养学生队精神。从校园文化入手,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教育,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实践性和服务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把职业精神和

5、职业素养的教育内化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给学生形成内在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可布置作业给学生,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来完成任务,要求小组内每位同学都必须参加作业完成,培养学生分工和合作;在生活中,如建立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实际行动把所学内容加以应用,把职业精神加固。学校可给予学生社团更多的管理和支持,鼓励更多学生参加学生活动,使学生职业精神在实践中得以提升。2.利用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引入教学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从生产一线得到机会将职业精神融入生产,从而能够切实体会职业精神对个人发展和企业生产的重要性,为

6、学生提高职业精神提供动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可以安排其到合作企业实习。企业把每位实习同学当做正式企业员工,严格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学校老师也可以将企业文化引入到日常教学中,用企业文化来要求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精神。三、小结经济推动国家发展,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全国各地有着各式各样的企业,都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各种职业学校肩上的担子非常重。国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国民素质,所以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之外,还必须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为企业提供人才,为培养祖国栋梁而奋斗。参考文献:[1]丛福杰.中职阶段职业精神教育刍议[J

7、L农技服务,2015a).[2]曹志超.校园文化活动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JL艺海,2013(11).[3]屈娜,司汉武.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与模式思考[J].学园,2014(30).(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