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付机制的影响研究

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付机制的影响研究

ID:24702852

大小:6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付机制的影响研究_第1页
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付机制的影响研究_第2页
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付机制的影响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付机制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付机制的影响研究(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会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实施治疗性沟通护理,每周1次,每次60min,持续6周。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应付机制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消极应付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消极应付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付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

2、上升(P<0.01)。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护理,能有效增强患者的积极砬付能力,大大降低消极应付机制。【关键词】治疗性沟通;抑郁症;积极应对【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85-01抑郁症(Depression)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疾病,近年来兵有较高的发病率,>1.易反复反作,自杀性死亡率非常高[1]。抑郁症临床主要特征表现在心境持续性低落、精力明显下降、无快乐感以及自信心降低等,往往具有明显的消极思想以及功能失调性态度,临床护理难度较大。我院心理科将治疗性沟通护理运用于36例抑郁症患者中,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

3、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52例,均均符合我国精神障碍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伴有脑器质性疾病、严重的躯体性疾病以及存在酒精性或药物性成瘾者。入组的5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18〜55岁,平均(48.3±12.5)岁;服用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者24例,服用氟苯哌苯醚者17例,服用氟西汀者1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实施治疗性

4、沟通护理,每周1次,每次60min,持续6周吋间,内容概括如下:①第一周。护理人员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认可后,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对患者家庭环境、社会支持度、应对的态度、应对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运用情绪支持、心理援助等帮助患者排泄抑郁情绪。②第二、三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掌握肌肉放松方法以及腹式呼吸放松方法,鼓励患者每日采取这两种方法来放松情绪,并促进睡眠;给患者布置任务,要求其将每日抑郁症状发生的吋间、地点、周围环境、当吋的念想、心理情绪等情况,以下步治疗性沟通护理提供依据。③第四、五周。评估患者对放松方法的掌握与日常实施情况,检查患者用药以及症状记录情况,对存在不足之处与

5、患者一起分析原因、制定应对措施。④第六周。主要是综合评估这8周内患者的用药情况、疾病认知度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冇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沟通。1.3评估指标护理前后对两组采用我国抑郁症应付方式简易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含2个维度(积极应付与消极应付)共20项,每项采取0分、1分、2分、3分的四级评分法。1.4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两组护理前后应付方式评分比较,见表。1.讨论治疗性沟通护理分为关系性、评估性以及治疗性这三个沟通过程,在实施中这三个沟通过程循环

6、反复,按照实践护理规程,依据病人在临床诊治与护理的不同阶段、不同的需求而制定治疗性沟通护理0的,在设定的环境与吋间中,逐步解决当前患者的迫切需求以及潜在的问题,如心理的问题、情感支持的需求、治疗信息的需求等[2】。本组对26例抑郁症患者采取治疗性沟通护理,除了为患者提供医疗讯息、康复指导以提高疾病心理应激能力外,还通过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意念,评估患者的应付机制,综合患者的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社会职能等制定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打消“我没用”这一普遍认知。从研究结果来看,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消极应付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

7、),且观察组消极应付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付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上升(P<0.01),而对照组护理前后消极应付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充分表明了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护理,能奋效增强患者的积极应付能力,大大降低消极应付机制。【参考文献】[1】李桂林,陈炯华,张玉琦,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