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汤对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

骨头汤对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

ID:24758506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骨头汤对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_第1页
骨头汤对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_第2页
骨头汤对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_第3页
骨头汤对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骨头汤对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骨头汤对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关键词】骨头汤 骨折早期 愈合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骨折后多吃含钙丰富的肉骨头汤,可以补充钙质,促使骨折早期愈合。为了这一认识的准确性,正确给予骨折病人的饮食指导,以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我将2010年1—12月份收治的病人进行分组实验,判断肉骨头汤和一般菜肴对骨折早期愈合的结果。1 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选我科收治的2010年1—12月份不同部位和年龄的闭合性骨折病人,其中桡骨远端和胫腓骨骨折各100例,15—30岁,31—50岁者各50例,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1.2方法对照组:骨折术后

2、以一般菜肴(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牛奶、猪蹄、皮冻等)为主食,制成清淡饮食,食盐量<6g/日,40天与60天对他们骨折部位进行DR摄片。实验组:骨折术后以肉骨头汤为主要菜肴,盐量不限,按饮食习惯及胃口进补,40天与60天对他们骨折部位进行DR摄片。1.3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2 结果在40天与60天中,经DR摄片,无论是桡骨远端骨折或是胫腓骨骨折对照组,在不同年龄段骨折模糊度优于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骨折线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2),从而证明骨折早期(2个月内)行肉骨头汤进行进补,起不到帮

3、助骨折愈合的作用,而应减少食盐的摄入,多食能转化有机质骨胶原的食物。表1 尺桡骨远端骨折DR摄片情况骨折线情况占总人数%组别时间年龄清晰模糊40天15—30岁5050实验组31—50岁524860天15—30岁406031—50岁455540天15—30岁595对照组31—50岁89260天15—30岁29831—50岁492表2 胫腓骨骨骨折DR摄片情况40天15—30岁7030实验组31—50岁802060天15—30岁584231—50岁604040天15—30岁2278对照组31—50岁307060天15—30岁

4、188231—50岁25753讨论骨是由有机质和无机盐两大类成分组成,其中的有机质主要是胶原蛋白、氨基多糖及糖—蛋白质复合物,其功能是使骨头具有弹性。而无机盐主要有钙和磷,可以使骨质坚固。因为骨折后,骨的再生愈合一般分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早期骨头的断端及附近形成血肿,新生的毛细血管等从四周侵入,逐步形成肉芽组织,再转化为纤维组织。骨折后断端附近骨外膜深层的成骨细胞在伤后短期内即活跃增生,逐渐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由远离骨折处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增厚,骨内膜在较晚时候也出现同样的组织变化。此期骨的愈合并不需要钙、磷

5、质的参与,而是需要有机质的参与。而肉骨头汤的主要成分是钙和磷,此期食用油腻的骨头汤,不但有伤胃口,而且大量钙、磷会使骨内的无机成分增高,钙、磷代谢失调,使骨质内有机骨胶原生成受阻,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此期病人食用骨头汤是有害无益的。牛奶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不但能提供优质蛋白,还有一定量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大豆制品是植物性食品中含蛋白最多的食品,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且含有丰富的钙。新鲜蔬菜及水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无机盐、维生素,食用后不但能防止便秘,而且补充了

6、维生素D和C。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和骨质的钙化,维生素C可促进骨质中骨胶原蛋白的合成。猪蹄、皮冻富含胶原蛋白,直接促进骨的再生。此外,高钠摄入可使骨骼中的钙的储留降低,从而降低骨密度。应低盐(<6g/日)摄入,对严重的骨折(多处骨折)病人早期应限制脂肪(<68g/日)摄入,以免病人出现脂肪栓塞。因此,骨折早期不要用肉骨头汤进行补钙,每日摄入一定量的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及水果,猪蹄、皮冻等食物,不但能保证人体营养需要,而且能使体内有机质骨胶原增加,从而使骨的再生加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