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ID:24791026

大小:8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_第1页
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_第2页
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_第3页
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干扰素a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梁洁玲(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广东清远511500)【摘要】A的:观察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收入的9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恩替卡韦门服,0.5mg/次/d,观察组给予50ug的干扰素(IFN)α-lb,每周三次,外加给予恩替卡韦片口服0.5mg/次/d。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平均每3个月检测一次患者的血清学指标,

2、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都出现明显的改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和HbeAb转阳率和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o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ALT复常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eAb转阳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较好,由于单用恩替卡韦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干扰素α;恩替卡韦;HBeAg阳恍;慢性乙型肝炎【中图分类

3、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40-02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其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对症治疗,其屮抗病毒治疗能阻止疾病的进展,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方法。干扰素和核苻(酸)类似物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两大类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是一种环戊酰鸟苷类似物,临床上单用一种药物疗效不佳。近年来,我们发现干扰素α-l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9月-2014

4、年10月收入的9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本次研宄,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参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39.9+1.3岁,平均病程为3.3+1.2年;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35.8+2.4岁,平均病程为3.7+1.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差异,且在治疗前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保肝护肝和对症治疗,在此基

5、础上对照组单独采用恩替卡韦口服,o.5mg/次/d,观察组给予50ug的干扰素(IFN)α-lb,每周三次,外加给予恩替卡韦片U服0.5mg/次/d。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一个月和治疗后一个月均接受常规的血常规检查,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检测,其中不仅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不良事件,而且包括肝肾功能、HBV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及B超检查。1.3统计学处理方法数据均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状况的比较:

6、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ALT复常率为88.89%,对照组ALT复常率为84.4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其ALT复常率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ALT复常率的比较[例,(%)]分组例数4月8月12月观察组4532(71.11)36(80.00)40(88.89)对照组4530(66.67)35(77.78)38(84.45)2.2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b转阳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在4月、8月、12月分别为65.6%、84.8%和90.9%,与对照组相比

7、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转阴率在4月、8月、12月分别为21.2%、39.4%和6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HBeAb转阳率在4月、8月、12月分别为12.1%、30.3%和5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3.讨论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家族性传播及家族聚集特点给该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乙型肝炎病毒是造成慢性乙肝的罪魁祸首,同吋也是导致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