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

ID:24800787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_第1页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_第2页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_第3页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雷茂霞(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00)【摘要】幽门螺杆菌是人胃、十二指肠等相关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但其诱导疾病发生发展的只体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木文对Hp部分相关致病研宄及其机制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Hp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宄及疫苗研宄和感染防治等提供一些理论资料。【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空泡毒素;cag致病岛【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011-02PathogenicfactorsandpathogenesismechanismofhelicobacterpyloriLeiM

2、aoXia.PukouCentralHospitalofNanjingCity,JiangsuProvince,Nanjing210000,China【Abstract】Helicobacterpylori(Hp)isoneoftheimportantpathogenicbacteria,stomachandduodenumrelateddiseasesbuttheinductionofdiseasedevelopmentofspecificmolecularmechanismisunclear.Thispaperreviewstherelatedpathogenicfactorsand

3、mechanismofHp,aimedatHpvaccineresearchandprovidesometheoreticalinformationsuchas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Keywords]Helicobacterpylori;Pathogenicfactors;Cavitatingtoxin;Thecagpathogenicisland自从1983年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Hp已被确认为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并与胃腺癌、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有很

4、多研究致力于Hp定植及粘附有关的致病因子及致病机制,木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1.鞭毛Hp是一种螺旋状菌体,两端较钝,其中一端奋4〜6根带鞘鞭毛。螺旋状形态为Hp能够在粘稠的胃粘液之中活动提供了前提,摆动的鞭毛为Hp提供了活动的动力。Hp通过鞭毛及其自身形态的特点能够穿越粘液层,可以到达在胃上皮表面适宜其生存的微氧环境中[1】。Hp的这一特性成为其定植以及持续性感染的主要条件之一。2.酶Hp可产生粘液酶、磷脂酶及尿素酶。粘液酶能分解胃粘液,使粘液的粘稠度降低,促进H+的反向弥散,造成粘膜损害,并利于Hp运动,使Hp易于定植[2]。粘液分解后还可以产生Hp生长的某些营养物质[3]。磷

5、酯酶能消化单层磷脂,溶化上皮细胞膜和粘液层,增加粘膜的溶解性。尿素酶分解尿素,使胃环境的pH值改变,有利于Hp的生存。3.粘附粘附是Hp定植于胃粘膜表面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Hp若不具备粘附特性,其就会伴随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与粘液脱落从而被快速清除。Hp可以产生与人的胃上皮细胞LewisB抗原相结合的配体一一粘附园子。其主要冇以下两种:可溶性N-乙酰神经氨酰乳糖结合纤丝血凝素(NLBH)和胞外酶S样粘附素[4】。Hp通过粘附因子,选择性地与粘液层以及上皮细胞膜的碳水化合物部分进行结合,紧密地粘附于上皮细胞上,促使肌动蛋白收缩,形成粘着蒂样改变,使Hp特异地、紧密地粘附于胃上皮[5】。4.

6、球形体改变Hp存在的两种形态为螺旋体与圆球体。Hp若在于不利生存的环境中:如暴露于强酸性环境、抗菌素、营养缺乏或者延长培养的吋间等情况下,其可转为圆球体,采用抗生素铋剂治疗后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亦可见这种球形体。Bode等[6]认为Hp的球形体形态是其休眠的一种状态,这是Hp的一种适应性的改变,利于其在强酸性环境的胃内定植。1.铁调节基因重排Hp奋DNA限制与修饰功能,因而Hp也具有一些调节网络,可进行代谢和生物合成。能表达许多粘附素、脂蛋白和其他膜外蛋白,特别具有潜在复杂宿主一一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能力。Hp与苏它粘膜病原体-样,可通过基因重排及错配来改变抗原性,从而达到适成性进化[7】。胃的

7、环境相对恒定,幽门螺杆菌要定植需要基因表达的调整以适应胃的低铁、低pH环境。铁吸收调节在菌定植于低铁、低PH的胃粘膜机制中有较复杂的作用。铁调节基因重排,利于菌的定植[8]。Hp表面结合大量的宿主可溶性蛋白,形成保护外膜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使得细菌上调表达血浆蛋白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受体,利于菌体的定植,入侵,损害宿主组织[9]。现有研究发现HpaA(表面聚集蛋白),Hp定植鼠体内,所有的Hp菌株均表达HpaA,有望成为疫苗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