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ID:24804917

大小:3.98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1-15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_第1页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_第2页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_第3页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_第4页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8月20日“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著名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张孝骞你在工作中的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乃至生命。案例案例1:一位62岁的脑出血女性患者,由于护士错误输血而死亡。护士在给该患者输血前没有注意到这个病房的床位发生了变化,错误将其他患者备用的A型血液输给了本来是B型血的该患者,当这位护士发现错误时,血液已被输入约50ml,结果该患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16天之后死亡。案例2:M玉和N玉二位患者同名不同姓,即两位患者名字仅一字之差。护士将患者M玉的电脑治疗单

2、误打成N玉,并将治疗单贴在N玉输液患者的输液瓶上,正准备给N玉配药时因其他患者呼叫拔针而离开。某实习生未严格查对,按照错误的治疗单加药后,将M玉的药输给了N玉。约10分钟左右患者发现药物不对,护士立即拔针,患者无反应。(M玉用药为阿奇霉素,N玉用药为林可霉素,患者无不良反应。)案例3:患者,男性,45岁,因腰痛、腰背部活动功能受限3d入院。入院后第3天,主班护士(护理师职称)于11:00将两盒头孢拉定发给了患者,患者及时提出质疑,认为医生晨间查房时并没有交待需服用口服药,后经查实,发现药是邻床患者的。以上3组查对制度不严案例分

3、析根据文献报道,给药问题在医院风险管理问题中占首位。给药疏漏、给药错误、给药延误等方面,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查对制度执行不好。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不良事件中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在给病人输液、输血时未能将液体瓶上的标签内容与患者腕带、床头卡、输液单、输血单认真核对,而造成差错。案例4:揭胶布致皮肤破损的案例分析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2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治疗,在住院过程中发生左心衰,给予紧急抢救,抢救过程中静脉输液部位发生渗漏,由于患者皮肤干燥,弹性性差,拔针揭胶布时将皮肤撕破1厘米乘2厘米伤口。专家意

4、见及点评:这是一起由护士操作引起的直接护理风险,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护患者不发生损伤,揭取胶布时如果胶布与皮肤粘贴太紧,不应该强行揭取,可用生理盐水浸湿胶布后轻揭,防止皮肤受损。老年患者抵抗力低下,皮肤受伤后难以愈合。案例5:抽血医嘱发生耦合性错误案例分析案例介绍:患者男性,31岁,因外伤入院,入院后需急诊手术治疗,术前医嘱急查血常规及凝血四项,但医生在检验申请单上没注明“急查”字样,护士处理医嘱时,没有发现医生失误,造成血标本送至检验科后,检验科未按急诊检验处理,检验结果发放延迟导致手术不得不推迟。专家点评(1)医嘱本身不完善,

5、有缺陷却被执行,差错与医生、护士都有关,可见二者之间存在耦合性,这类差错时医疗缺陷在先,护理差错在后,为医护耦合性差错。(2)由于护士是执行医嘱的终端者,护士必须消除“医嘱错误与护士无关”的错误思想,对医嘱做好查对及把关,否则将承担连带责任。案例6:实习护士送错标本的风险事件案例分析病例介绍;患者A,女性,74岁,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在家神志不清,由“120”接急诊室抢救。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间断性呕吐鲜血200ml,给予胃肠减压引出600ml血性胃内容物,根据病情扩容输入红细胞悬液,据医嘱查血常规及血型。因在抢救此

6、患者前抢救室收治了另一位低血糖休克的B患者,也抽了血常规标本未及时送检。一实习护士匆忙之中取错标本将B患者的标本给A患者检验,因检验结果与化验单诊断不符,检验师提出怀疑,电话通知当班护士,经查对发现送错标本,后给A患者重抽血检验避免了一起差错事件的发生。专家意见及点评:此案例属于直接护理风险,由护理人员的行为所致。虽经检验人员的质疑后未发生严重的后果,但通过重新抽血也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此案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实习学生未严格履行查对制度,查对的概念未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未查清楚患者的姓名、诊断、检验项目匆匆送走了标本。(

7、2)暴露出带教工作中弊端,实习生脱离老师独自操作,未做到带教工作“放手不放眼”的原则,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第四章第十九条:“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专业实习,必须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案例7:非计划性拔管案例分析案例介绍:患者,女,84岁,于2012年11月11日,因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5天入院,小便失禁,给予保留导尿,导尿管标识齐全。家属陪护一人。患者于11月13日7:20突发烦躁,自行将导尿管拔出。事件原因分析:(1)患者突发烦躁,未及时采取措施。(2)护士巡视病房时,未及时排查患者安全隐

8、患。(3)气囊内注入盐水较少,管道固定不牢固。案例介绍:2008年9月3日起,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9月5日—15日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1名新生儿经医院治疗好转。卫生部于9月23日接到关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