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艺术探析

教师语言艺术探析

ID:2482203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教师语言艺术探析_第1页
教师语言艺术探析_第2页
教师语言艺术探析_第3页
教师语言艺术探析_第4页
教师语言艺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语言艺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语言艺术探析  摘要: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教师口语艺术的源头,而技巧的升华则可以使教师口语的教育性和审美性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从让话语负载丰富情感、让体态传递情感信息、让应变显露教育机智、让幽默发挥教育功能四个方面就教师口语的艺术技巧作了论述。  关键词:教师口语;艺术技巧;体态;应变;幽默  【中图分类号】G630  常言道:“修辞先修身。”教师口语要达到艺术的境界,前提是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语言修养。教师口语艺术是奠基在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高度负责与热爱之上的。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教师口语艺术的源头,而技巧的升华则可以使教师口语的教育性利审美性达到完美的统一。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论述教师口语

2、的艺术技巧。  一、让话语负载丰富情感  怎样使自己饱含知识的话语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在情感共鸣的语境里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如一位教师在讲述《祝福》一文时是这样开头的:5  “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

3、着只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枝下端开裂的长竹竽。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1924年3月25日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小说――《祝福》。”  这位教师通过对祥林嫂肖像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场景,激起了学生对祥林嫂命运的同情利关注。不仅文科教师教学中,可以用情感性的话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科教师教学中也依然可以使用。如一位数学教师在讲述如何求π的数值时是这样开头的:  “我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伟大数学家祖冲之,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用割圆术的方法算出π的七位小数:3.1415926

4、<π<3.1415927,比荷兰工程师安托尼兹提出的355/113早一千多年。为了纪念‘祖冲之’,国际上将月球上的一座山命名为祖冲之山。同学们,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π的数值。”  二、让体态传递情感信息  体态语是口语交际活动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优秀教师成功的教学不仅得力于优秀的有声语言,也伴随着和谐、得体的体态语。体态语不仅能补充、强化口语信息,沟通、交流情感,而且还能调控交际活动。如一位教师讲《为了忘却的纪念》:5  “鲁迅为什么称官厅为‘不明不白’的地方呢?”教师问。  当指定学生起

5、来回答时,教师则将身体微微前倾,并抬起左手,朝回答者的方向,做出一种聆听的姿态。  然而,学生并没有回答准确。  教师呢,却将头略略一晃,保持着原来的姿态,似乎是在下意识地“噢”了一声,启发道:“还有呢?”那表情,给人的感觉是:他非常重视,期待学生的再次回答。  此时,观察全班的学生,他们的目光一齐投向答问者,但是,这目光不是嘲笑和责备,而是由教师的耐心感染出的鼓励和信赖之情。就这样,一面是耐心的启迪和诱导,一面是殷切的鼓励和信赖。终于使答问者在莞尔一笑之后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这里,教师、同学、答问者三方面在体态语的配合下进行情感交流,形成了配合默契、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愉快地完成了教学

6、任务。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体态语表达的情感信息有时也具有暗示作用。教师有意地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手段传递信息,可以调动或影响学生的情绪,启发或引导学生的思路,调节课堂气氛。  三、让应变显露教育机智  应变语艺术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提出出乎意料的问题或课堂上出现突发情况时,教师应答和处理的艺术。优秀教师令人惊叹的应变语艺术是他们高超的教育机智和老练娴熟的教学经验以及灵敏的语言对策的统一。如在一堂讲授“汉语疑问句”的课上,一位语文教师设例“谁是最可爱的人”,并问学生:“这是什么问句?”5这时,一调皮的学生拉长声音叫道:“我――”并得意洋洋地环视大家,惹得全班哄堂大笑。面对教师的威信受到

7、挑战,课堂秩序受到扰乱,这位教师临乱不惊,心平气和地说道:“XX同学的回答可以说是对的。”这番话重新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这时,她抓住时机继续发问道:“XX同学的举动对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那么,这种对提出问题作肯定或否定回答的问句是什么类型的问句呢?”“是非问句。”同学们响亮地回答。接着她趁热打铁巧设疑问句。正反问句、反问句等语句。如“对XX同学的举动你是怎么看的?”“上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