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论文

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论文

ID:2484064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论文_第1页
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论文_第2页
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论文_第3页
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论文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该法于2008年4月1日起生效。新民诉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与修改之前的民诉法相比,新民诉法明确否定了原审人民法院接受当事人再审申请的权利,亦排除了基层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进行受理和审理的可能性。虽然这一规定确实有利于消除实践中所存在的因原审法院拒绝受理

2、当事人的再审申请而导致的当事人“申诉难”抑或“再审申请难”的现象.freel,TheJudicialProcess,AnIntroductoryAnalysisoftheCourtoftheUnitedStates,EnglandandFrance,6thed.,Ox-fordUniversityPress,..毕业1993,p.176.转引自朱苏力:《判决书的背后》,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11傅郁林:《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12种若静:

3、《日本司法体制》,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5期。13在省人民检察院向高级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时,高级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亦不得不对案件的法律以及事实问题进行复审。而在高级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法院主动进行再审时,同样须对案件的事实与法律问题进行全面复审。14《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340条第一款规定:“再审之诉专属于作出声明不服的判决的法院管辖。”第二款规定:“对于不同审级的法院对同一案件作出判决的再审之诉,由上级法院合并管辖。”15《德国民事诉讼法》第584条第一款规定:“再审之诉

4、专属于作出第一审判决的法院管辖”。16法让#183;文森、塞尔日#183;金沙尔:《法国民事诉讼法要义》,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1页。17陈荣宗:《民事诉讼法(下)》,三民书局2001年版,第993页。18李浩:《民事再审程序的修订:问题与探索—兼评<修正案(草案)〉对再审程序的修订》,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6期。19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278页。20傅郁林:《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

5、》,2002年第4期。21陈桂明:《再审事由应当如何确定—兼评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得失》,载《法学家》,2007年第6期。22李浩教授在其《构建再审之诉的三个程序设计》一文中亦主张此种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模式。具体参见李浩:《构建再审之诉的三个程序设计》,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23如廖中洪:《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修改与完善》,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7期;傅郁林:《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等文章都持此种观

6、点。24依照该《规定》,各级人民法院依院长发现制度决定再审,对同一案件只能再审一次;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只能指令一次;各级法院根据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对同一案件只能再审一次。即规定了各级法院只能再审一次的原则。由于第一次再审一般是在作出终审裁判的法院进行,难免会受到法院内外方方面面的干扰,法院内部的干扰和阻力更甚于外部;研究有些终审裁判时,院领导已参加过讨论,发表了意见,故应正视原终审裁判法院自己纠错的难度。实际中发现虽已经终审裁判法院再审,但尚有错误的案件仍不乏其例。为此《规定》还指出,上级人民法院认为下级

7、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再审判决、裁定需要再次进行再审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提审。笔者虽对《规定》在再审审级方面的规定持不同意见,但对其在再审次数的设置方面是赞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