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中的clil模式探索

民族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中的clil模式探索

ID:24851536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民族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中的clil模式探索_第1页
民族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中的clil模式探索_第2页
民族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中的clil模式探索_第3页
民族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中的clil模式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民族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中的clil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族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中的CLIL模式探索杨喜敏1,唐菀1,于艳华2,舒静3(1.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湖北武汉430074;3.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针对目前民族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学生外语基础相对薄弱、教学模式无法适应专业发展需求等状况,探索适合专业特性、学生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提出引入CLIL模式,确定内容学习、语言学习、学习与研究技能等多重教学目标,给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jyqkail pr

2、otected].edu.。0引言教育部明确提出:“对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本科教育要先行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与英语之间的密切关联,课程的双语教学一般使用英语作为第二教学语言。地域和历史等原因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英语教育落后,如何在少数民族生源占大多数的民族院校开展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面临更多的具体问题。近年国内专业课双语教学研究主要是对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分析与探讨,前3个方面侧重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则对教学方法及师生合作等有更高要求。针

3、对民族高校13个民族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的学生认为最需要提高的是教学模式。但是,现有研究对教学模式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往往只重视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对专业培养的实践指导意义不足,民族院校则更缺乏先进、适合自身学生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CLIL(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是1994年欧盟白皮书正式提出的一种兼顾学科学习和外语学习,具有多重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CLIL模式将外语作为教学用语来教授非语言类课程,比起广泛采用的综合过渡式和沉浸式等教学模式,能高效地节

4、约时间与资源。但从近几年国内文献和各省市教学研究立项情况来看,CLIL主要被用于英语教学,很少用于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更未出现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中。将CLIL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本土化,引入到国内高校尤其是民族高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活动中,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外语学习、掌握学习技能等多重教学目标,是探索适合国情发展、专业特性、学生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的一条途径。1基于CLIL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包括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5个基本要素。笔者基于多年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少数民族

5、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和公共外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引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CLIL教学体系和理念,明确将专业内容、语言、学习与研究技能同时作为教学目标。由于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双语教学所选用的原版外文教材都采用英文,因此,本文中语言学习均指英语。1.1专业内容学习明确教学中的专业授课内容,设定若干教学任务,并根据任务对认知和语言两方面的要求,给出其在CLIL矩阵的相应位置。例如:图1中任务A处于分区1,对语言和认知的要求均低;而任务B对语言和认知的要求均比A高,处于分区3,对认知要求属于高级范畴,语言要求仍属于低级要求。在教

6、学过程中,根据任务在CLIL矩阵中的分区位置,确定其在专业知识教学中采用的英语使用比例与方式。例如:对处于矩阵中分区1的任务A,只需给出相关的英语专业术语。而处于分区3的任务B,还需通过标出与内容相关的.jyqkultilingualeducation[M].Oxford:MacmillanEducation,2008:1-30.[8]刘波.CLIL理念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2):140-142.[9]盛云岚.二语习得视角下的CLIL模式研究:《内容与语言整合性学习:来自欧洲

7、的研究证据》评介[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2(2):82-85.[10]黄雪萍,左璜.CLIL模式的兴起、课程建构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40(11):39-50.(编辑:杨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