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ID:2500719

大小:1.44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7-11-16

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1.2设计文件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第一分册基坑围护结构)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第二分册主体结构工程)1.3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1.3.1技术标准⑴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⑵设计速度:主线:60km/h,辅道:30km/小时。⑶设计荷载等级:道路:标准轴载BZZ-100。⑷桥涵结构物:城-A级。⑸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机动车道、辅道设计年限15年。⑹红线宽度:⑴新城闸区段69m;⑵沿海堤区段59m;⑶北固山庄前隧道区段及北固山庄门前段65m

2、。⑺桥梁结构物设计基准期:100年。⑻桥涵结构物设计安全等级:一级。⑼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Ⅲ类。⑽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设计加速度反映谱特征周期0.65S(11)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3.2规范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

3、06版)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3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4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GB50086-2001)18)《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2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

5、897—2006)2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32工程综述连云港位于环渤海湾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边缘地带,也是淮海经济圈的成员。淮海经济圈位于我国大陆的“脐部”,东濒临黄海、西近中原,北连齐鲁、南接江淮。居全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具重要地位。适逢江苏沿海综合开发、沿海铁路建设、东陇海线产业带规划等多种时代发展机遇,连云港市提出“城市东进、拥抱大海”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体两翼、一心

6、三极”滨海大城市框架,打造真正意义的东方大港。由“三极”所围合的海滨新区,将成为连云港城市交响曲中最为华彩的乐章。海滨新区是未来连云港政治、金融、文化、公共活动的中心,成为连云港城市发展的核心和龙头。其各项功能不仅服务于连云港市域,而且辐射整个苏北苏东乃至沿东陇海线地区,引领连云港市成为区域中心城市。2.1工程概况2.1.1工程名称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下穿道工程。2.1.2工程地点连云新城滨海大道(新城闸~西墅闸)新建工程,设计起点位于新城闸,桩号K0+000,终点位于西墅闸,桩号K2+886.911,

7、长2.887km。滨海大道下穿工程位于滨海大道与纵五路交叉处,起点桩号K1+700.00,终点桩号K2+170。2.1.3工程规模本工程为滨海大道下穿纵五路段工程,起终点桩号为K1+700~K2+170。全长470m,包括箱型框架结构段120m与两端的U型槽结构段350m;双向六车道结构总宽度为26m。本工程按照不同的结构形式分为5段,详细如下:ØK1+700~K1+780段:采用A型断面的U形槽结构,悬臂部分最大高度小于2.7m,底板净跨为26m;73图2-1U型槽A型断面ØK1+780~K1+8

8、80段:采用B型断面的U形槽结构,悬臂部分最大高度小于7.1m,底板净跨为26m。图2-2U型槽B型断面ØK1+880~K2+000段:采用两跨的箱型闭合框架断面形式,顶板跨度13m左右,侧墙净高6m。73图2-3箱涵闭口段ØK2+000~K2+090段:采用B型断面的U形槽结构,悬臂部分最大高度小于7.1m,底板净跨为26m(断面形式与K1+780~K1+880段相同)。ØK2+090~K2+170段:采用A型断面的U形槽结构,悬臂部分最大高度小于2.7m,底板净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