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ID:25070661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_第1页
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_第2页
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_第3页
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_第4页
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摘要】目的通过对脑白质疏松(LA)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RA)危险因素的比较及相关性研究,明确小血管病变在脑白质疏松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登记入组者LA、RA情况及其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吸烟、饮酒、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与RA的危险因素,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LA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血压、血糖、高胆固醇血症(TC)、hsCRP;RA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血压、血糖、hsCRP。LA与RA相关系数为0.449。L

2、A病变严重程度随着RA的升级而加重。结论RA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LA的危险因素,提示LA是一种脑小血管病变,R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LA的存在及严重程度,可成为LA的预测因素。【关键词】脑白质疏松;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脑白质疏松(LA)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CT上的弥漫性低密度带或MRIT2加权像上的弥漫性高信号区。这种现象在老年人中极为常见,其存在与严重程度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体积的增加就与卒中发病、认知损害、步态障碍等临床症状相关〔1,2〕。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

3、学者认为,它是脑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缺血性表现,这在组织病理学研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证实〔3〕,但尚缺乏临床依据。视网膜循环系统作为全身唯一在活体上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血管,能较早期地反映全身微小血管的变化,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亚临床期的脑部微血管改变。国外对此已经进行了大样本的调查〔4~6〕,初步证实了视网膜微血管病变(RA)与认知能力减弱、大脑白质损伤的相关性,而国内相关调查尚属空白,本研究通过LA与RA的危险因素对比及相关分析,了解小血管病变在LA发生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在

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各种原因在神经内科入院的老年患者482人,年龄60~80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标准的问卷调查、脑MRI及眼底照相检查。根据LA及眼底照相的检查结果,在482例患者中,脑MRI检查发现LA者329例;眼底照相发现RA者288例;脑MRI及眼底照相均未见异常者122例设为对照组。  1.2血液生化检测采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Von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高敏C反应蛋白(hs

5、CRP)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1.3脑MRI及眼底照相采用GESigmaExciteⅡ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运行常规T1anolio评分标准〔7〕共分9级。双眼眼底照相由专业人员进行,采用CRDGI型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日本佳能公司生产)进行眼底照相检查。按KEithmHg或舒张压(DBP)≥90mmHg,或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糖尿病按照2005年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既往有确切糖尿病史,正在使用降糖药物;按an相关分析。  2结果  2.1各相关因素的比较由表1可见,

6、与对照组相比,LA组在年龄、血压、血糖、TC、LDLC、hsCRP、吸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组在年龄、血压、血糖、TC、hsCRP上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LA和RA的独立危险因素LA发病的危险因素,以LA与否为因变量,12项可能与LA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血压、血糖、TC、hsCRP(见表2),其他7项影响因素如性别、吸烟、饮酒、TG、HDLC、LDLC、FIB,经逐步回归

7、分析提示对LA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同样的方法,得出RA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血压、血糖、hsCRP(见表3)。表1LA组、RA组与对照组相关因素的比较表2LA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3RA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RA与LA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达72%(237/329)的LA患者同时罹患RA,RA与LA相关系数为0.4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  2.4RA与LA严重程度的研究各RA分级患者的LA评分分别为:正常者0.84±0.42(n=194);RAⅠ级2.12±0.8

8、9(n=112);RAⅡ级3.45±0.98(n=113);RAⅢ级4.46±0.74(n=54);RAⅣ级6.13±0.84(n=9)。LA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随着RA的加重而加重的趋势(均P<0.05)。  3讨论  LA的发生有许多机制学说,有学者认为它是颅内外大血管的狭窄引起的缺血病变,而有学者则认为它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