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胸片阅读基础

x线胸片阅读基础

ID:25191307

大小:17.11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1-16

x线胸片阅读基础_第1页
x线胸片阅读基础_第2页
x线胸片阅读基础_第3页
x线胸片阅读基础_第4页
x线胸片阅读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x线胸片阅读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线胸片阅读基础放射科1、熟悉胸部解剖结构。2、了解一定地技术学知识。3、掌握胸片正常X线表现及主要基本病变的表现。4、掌握正确的读片方法。胸部解剖结构技术学知识1、X线成像原理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当它穿过人体时,各种组织对它的吸收程度不同,因此,到达X线片上的X线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黑白对比图象。X线波长越短,对组织的穿透力越强;组织的密度、厚度越大,对X线的吸收量越大。胸部是各种组织密度差最大的部位,能形成良好的天然对比图象;腹部各种组织的密度差较小,常需用人工对比的方法获取图象。2、投照体位、范围胸片常采用站立后

2、前位和侧位作为常规投照体位。不能站立的患者可采用仰卧前后位和侧位投照。需对某些疾病作鉴别时,必须采用立位或/和卧位投照。3、各种投照技术参数对图象的影响。各种技术参数,决定X线的强度和X线剂量,这是影响图象质量的主要因素。胸廓软组织骨骼纵隔范围:前界——胸骨后缘后界——胸椎,后胸壁侧界——两侧肺野内缘内容: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脂肪。胸片正常X线表现1234纵隔九区分法(侧位):膈肌形态:分左右两叶,圆顶状。位置:平第9-10肋。活动范围:3-6cm胸膜仅于肺尖,叶间裂可见。肺肺野:纵隔与胸廓间的透明

3、区域。肺野的划分:肺门位置:中肺野内带第2-4前肋间。内容: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形态:左——逗号状右——八字形肺门结构示意图:肺纹理组成: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形态:*自肺门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树支状逐级分支变细分布:*上肺野纹理稀疏,下肺野纹理较密集。*外1/3肺野无肺纹理。6、心脏后前位左心缘: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左心室段—心尖右心缘:上腔静脉(升主A)—右心房—右心室—下腔静脉心胸比例=0.5右下肺动脉横径/右下叶支气管横径=1右下肺动脉横径/气管横径=1(儿童)心膈角心腰左侧位前缘:升主动脉—肺

4、动脉主干—右心室后缘:左心房—左心室—下腔静脉心前三角心后三角影响心、肺及大血管的生理因素1、体形中等斜位心矮胖肺透亮度低,肺纹理密集,膈肌位置高,横位心。高瘦肺透亮度高,肺纹理稀疏,膈肌位置低,垂位心。2、体位卧位肺透亮度低,肺纹理密集,膈肌位置高,纵隔宽,横位心。立位肺透亮度高,肺纹理稀疏,膈肌位置低,垂位心。3、呼吸吸气肺透亮度高,肺纹理稀疏,膈肌位置低,垂位心。呼气肺透亮度低,肺纹理密集,膈肌位置高,纵隔宽,横位心。4、年龄老年人:①右心缘上段为升主动脉投影;②头臂血管影较宽。③可见较广泛肋软骨钙化。婴幼儿:①心影多呈

5、球形,两侧较对称;②有胸腺影重叠。青春期:可有肺动脉段轻度膨隆。老年儿童青年基本病变1、渗出*肺野中点片状或大片云雾状增密灶。*病灶边缘模糊,与正常肺组织无明确分界。*病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相邻病灶可互相融合。鉴别:2、增殖*肺内局限性结节状或团块状增密灶。*病灶密度较高,与正常肺组织分界较清晰。*病灶间无融合趋势。渗出增殖3、肺不张*受累肺叶或肺段密度均匀增高。在某一体位上边界锐利。*叶间裂移位(肺叶不张)。*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一侧肺或肺叶不张。*代偿性肺气肿。4、胸腔积液*肋膈角变钝(少量)。*肺野均匀增密,上

6、缘呈外高内低凹陷弧形。*膈面及纵隔缘消失。*肋间隙增宽,纵隔向对侧移位(中或大量)。不张积液5、肺水肿(可为心源性、中毒性、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大片状或斑片状云雾状模糊影,心源性者常以肺门分布。*肺门模糊、增大。*肺野透亮度减低呈磨玻璃状。*KerleysA、B、C线。*胸腔积液。*右明显胸部外伤史*肺内片状密度增高影。*可伴胸腔积液。7、气胸*肺野内无肺纹理区。*肺组织向肺门压缩,边缘见胸膜压缩带。*肺门区软组织肿块影(不含气肺组织)。*胸腔内出现液平面(液气胸)。*纵隔向健侧移位。鉴别:8、肺大泡*肺内圆形或不规则透亮区

7、。*壁薄(≤1mm),内外缘光滑。*无胸膜压缩带。9、膈膨出*横膈局限性向下肺野半圆形膨出。有时一侧横膈上移。*腹腔脏器随之上移。鉴别:10、膈疝*腹腔脏器移至胸腔;*横膈位置正常;*横膈附近见疝环。11、心衰*心影在原有疾病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肺郁血,肺水肿。*上腔静脉影、奇静脉影扩张。*胸腔游离积液或局限性积液。*抗心衰治疗后心影缩小。鉴别:12、心包积液*普大型心影。*心影向两侧扩大,心弓消失呈烧瓶状或球形(大量)。*心底部增宽。*上腔静脉增宽。*肺血正常或减少。*心搏减弱或消失。读片方法1、观察照片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投

8、照位置,投照范围,图象清晰度、对比度等。)2、应按一定的顺序阅读,避免遗漏。如胸片:胸廓—纵隔—膈—肺—胸膜等。腹片:膈肌—胃泡—肠气分布、形态—腹脂线等。3、注意识别正常生理结构及外在伪影。4、发现病变时,应从病变的位置、分布、数目、病灶的形态、边缘、密度,病变邻近组织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