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毕业论》word版

《煤矿毕业论》word版

ID:25196335

大小:70.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18

《煤矿毕业论》word版_第1页
《煤矿毕业论》word版_第2页
《煤矿毕业论》word版_第3页
《煤矿毕业论》word版_第4页
《煤矿毕业论》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毕业论》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井田位置和交通条件山西乡宁焦煤集团惠源焦煤有限公司生产井位于乡宁县城北东8.0km处的胡村境内,行政区划属管头镇管辖。地理位置为吕梁山南段东麓,汾河地堑西侧。地理坐标为:北纬:35°59′57″~36°01′50″东经:110°53′30″~110°55′15″井田东临台(头)—乡(宁)县级公路,通过该公路往西约8km可达乡宁县城,同时可达临(汾)—乡(宁)干线公路,经该干线公路经襄汾向南东约50km可达大(同)-运(城)高速公路,南同蒲铁路襄汾火车站。二、地形、地貌及水系井田地处吕梁山脉南端,井田内地形复杂,山高沟深,北部基岩出露良好,南部黄土发

2、育,沟谷内及其两侧间或有基岩分布。总观井田,沟谷纵横,梁岭绵延,表现为强侵蚀的中低山地貌。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最高点在井田中北部山脊,高程为1304.8m,最低点在井田东南界处的鄂河床,高程为1010m,最大相对高差294.8m。本区属黄河流域,鄂河水系,井田内主要河流为鄂河,由井田东南部边界处流过。井田内其它大小沟谷的季节性水流大都向南汇入鄂河。鄂河为乡宁县的主要河流,发源于管头镇东北的麦楷峪一带,自北东而南西流经管头镇和乡宁县城南,向西于万宝山村北注入黄河。鄂河旱季清水流量约0.2m3/s,汛期乡宁水文观测流量为357m3/s,平均75.25m3/s,1934年洪水曾进入

3、乡宁县城,洪峰水位标高达981.60m,水位升高4m,最高洪峰流量达2454m3/s(1937年8月)。三、气象与地震本区为四季分明的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昼夜温差较大,据本县气象站近10年的观测资料:年最低日平均气温-8.7℃,年最高日平均气温10.2℃,年平均气温9.5℃,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4℃,7、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1℃。年最小降水量为380.6mm,最大为7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508.5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年平均最小蒸发量1519.6mm,最大为2346.4mm,多年平均1723.7mm,蒸发量为

4、降水量3.39倍。霜冻期从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为53cm,无霜期150天左右。本区历史上未发生过Ⅴ级以上的地震,据乡宁县地震台资料,临汾~洪洞大地震曾波及本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乡宁属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的第二组。第二节矿井地质概况一、地层在井田及附近地段,出露地层有二叠系、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等,此外经钻孔、生产井巷揭露的地层有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上统等,其岩性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一)奥陶系中统(O2)据井田中心位置的ZKl02资料,其埋藏深度在340m左右,为区域

5、含煤地层基底,岩性为深灰色厚层泥晶灰岩、黄褐色泥灰岩角砾状灰岩、云泥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等,据区域地层资料其厚度在400m左右。(二)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本溪组在井田范围内无露头分布,据钻孔揭露,底部为透镜状褐铁矿或铁铝质泥岩,下部为铝土岩、铝土质泥岩、含铁铝土岩,上部为灰色铝土质泥岩、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深灰色薄层生物碎屑灰岩、长石石英砂岩及薄煤层和煤线。该组底界为奥陶系侵蚀基准面,顶界为K1砂岩之底界。该组厚15.0-25.0m,平均厚度20m,与下伏奥陶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井田内没有露头分布,据钻孔资料该组地层底界为K1,砂岩底

6、界,顶界至K7,砂岩底,厚度65.56-83.90m,平均72.46m,根据岩石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分为三段:一段:自K1砂岩底至K2灰岩底,厚约21.48-31.85m,平均厚26.64m。主要岩性为灰黑色、深灰色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粘土质泥岩夹煤线。煤层自上而下编号为9号、l0号、ll号煤。底部为灰白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砂状结构,纹层状构造,硅质胶结,分选性、磨圆度较好,质地坚硬,风化面常被铁染。二段:自K2灰岩底至K4灰岩顶,厚为21.93-27.87m,平均厚度24.60m,主要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层含燧石条带灰岩(K2、K3、K4)夹灰色、灰黄绿色泥岩、

7、钙质泥岩沥青泥岩及薄煤层和煤线,煤层自。上而下为7号、8号煤,K2、K3灰岩比较稳定,瞄灰岩稳定性差,局部相变为泥质灰岩或砂岩。三段:自K4灰岩顶至K7砂岩底,厚约l9.15-24.18m,平均厚21.22m,主要岩性为深灰色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石英砂岩薄层及钙质泥岩夹煤层和煤线,煤层自上而下编号为4号、5号、6号煤,下部为灰白色中层中细粒长石砂岩,主要成分为长石,其次为石英,含少量云母,钙质胶结,分选和磨圆度一般,含泥砾、砂岩风化后具疏松,即民砂岩标志层。(四)二叠系下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