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

ID:25234368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_第1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_第2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_第3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_第4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主要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剖析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使其自身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求职之路增加砝码,扮演好自己的职场角色,使其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更高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知识转化率;就业理念;择业观      大学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要的人力资源。在择业的过程中,每一位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

2、极的就业动机。可是随着高学历就业人数的逐年增长,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就业人员综合技能要求的提高等客观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加剧了本不乐观的就业形势。  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2007年,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加上往年待就业毕业生人数,2007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600万人。  自198

3、5年开始,大学生的分配制度开始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过渡,尤其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极大的挑战,上大学不等于进了就业保险箱,大学生也必须接受市场的选择。在2006年底人们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现在我们大概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了,所以当代大学生更要拥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就业心态,下面笔者就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对其就业进行分析。  一、关于大学生就业自身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知识转化率低  把知识物化为高效创造生产力的能力才是当今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真正要求

4、。然而,据统计,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总体表现在: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为1~1.5年。即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可见此问题的严重程度。  (二)就业理念滞后  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就业理念主要存在四大误区:  1.“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三分之二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考虑家庭的承受力的大小和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合等因素,结果“海归”变

5、成“海待”。  2.“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  3.“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  4.“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在大学里流传“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

6、”,学习已不是兴趣,但还是选择了再学习之路[1]。  (三)价值判断盲目  1.攀比与求高心理。在攀比心理影响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自己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有些大学生就盲目放弃,事后却又后悔不已。另外,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各个方面都十全十美,从工资、福利、待遇到住房到地理位置到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这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2]。  2.自卑与自负心理。自卑心理往往使毕业生

7、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退化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二、关于大学生就业自身素质的建议(一)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这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从理想趋于理智,从幻想空想归位现实的心理反映。  这种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抛弃“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传统观念,就业后再择业的心理对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而言,是绝对明智的选择。社会是发展的,而发展靠什么来促进呢?竞争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然

8、而对于应届毕业生,尤其是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和非紧俏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受专业限制以及工作经验和户口等多因素的制约,要想找一份理想如意的工作,还是很艰难的。所以,不妨寄希望于积累工作经验以后,获得较好的市场附加值,待各方面都充实提高,羽翼丰满后,实行第二次“就业(择业)”,从而找到理想的单位。在先就业之后,不但可以积累经验,更可以对社会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之后再选择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这并不是说把起始的工作仅仅当做一个跳板,而是把它当成一个积累财富资本的原始股,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