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说明书论文

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说明书论文

ID:25241001

大小:100.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19

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说明书论文_第1页
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说明书论文_第2页
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说明书论文_第3页
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说明书论文_第4页
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说明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说明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说明书论文一、塑料的工艺性设计(1)、注塑模工艺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处理。熔化温度:220~275℃,注意不要超过275℃。模具温度:40~80℃,建议使用50℃。结晶程度主要由模具温度决定。注射压力:可大到1800bar。注射速度:通常,使用高速注塑可以使内部压力减小到最小。如果制品表面出现了缺陷,那么应使用较高温度下的低速注塑。流道和浇口:对于冷流道,典型的流道直径范围是4~7mm。建议使用通体为圆形的注入口和流道。所有类型的浇口都可以使用。典型的浇口直径范围是1~1.5mm,但也

2、可以使用小到0.7mm的浇口。对于边缘浇口,最小的浇口深度应为壁厚的一半;最小的浇口宽度应至少为壁厚的两倍。PP材料完全可以使用热流道系统。成型时间:注射时间20s~60s高压时间0s~3s冷却时间20s~90s总周期50s~160s(2)、化学和物理特性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它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由于均聚物型的PP温度高于0℃以上时非常脆.freel2V公=82cm3注射机为上海橡塑机厂的XS-ZY-500卧试注塑机。查表注射压力为104MPa,合模力为350×104N,注射方式为螺杆式,喷嘴球半径R为

3、18mm,喷嘴口直径为7.5mm(一般工厂的塑胶部都拥有从小到大各种型号的注射机。中等型号的占大部分,小型和大型的只占一小部分。所以我们不必过多的考虑注射机型号。具体到这套模具)。三、型腔布局与分型面设计(1)、型腔数目的确定型腔数目的确定,应根据塑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质量、批量大小、交货长短、注射能力、模具成本等要求来综合考虑。根据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F的要求来确定型腔数目n,即n式中F——注射机额定锁模力(N)P——型腔内塑料熔体的平均压力(MPa)A1、A2——分别为浇注系统和单个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

4、2)大多数小型件常用多型腔注射模,面高精度塑件的型腔数原则上不超过4个,生产中如果交货允许,我们根据上述公式估算,采用一模二腔。(2)、型腔的布局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以及出模方式的设计,模具的型腔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图(1)(3)、分型面的设计分型面位置选择的总体原则,是能保证塑件的质量、便于塑件脱模及简化模具的结构,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5、选择。a)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b)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c)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d)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e)便于模具加工制造。f)对成型面积的影响。g)对排气效果的影响。h)对侧向抽芯的影响。图(2)四、浇注系统设计(1)、主流道设计主流道是一端与注射机喷嘴相接触,可看作是喷嘴的通道在模具中的延续,另一端与分流道相连的一段带有锥度的流动通道。形状结构如图(3)所示,其设计要点:图(3)a)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可取2°~6°,流道壁表面粗糙度取Ra=0.63μm,且加工时应

6、沿道轴向抛光。b)主流道如端凹坑球面半径R2比注射机的、喷嘴球半径R1大1~2mm;球面凹坑深度3~5mm;主流道始端入口直径d比注射机的喷嘴孔直径大0.5~1mm;一般d=2.5~5mm。c)主流道末端呈圆无须过渡,圆角半径r=1~3mm。d)主流道长度L以小于60mm为佳,最长不宜超过95mm。e)主流道常开设在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上;其材料常用T8A,热处理淬火后硬度53~57HRC。(2)、主流道衬套的固定因为采用的有托唧咀,所以用定位圈配合固定在模具的面板上。定位圈也是标准件,外径为Φ150mm,内径Φ31.5

7、mm。具体固定形式如图(4)所示:图(4)(3)、分流道的设计a)分流道是脱浇板下水平的流道。为了便于加工及凝料脱模,分流道大多设置在分型面上,分流道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梯形U形半圆形及矩形等,工程设计中常采用梯形截面加工工艺性好,且塑料熔体的热量散失流动阻力均不大,一般采用下面的经验公式可确定其截面尺寸:(式1)(式2)式中B―梯形大底边的宽度(mm)m―塑件的重量(g)L―分流道的长度(mm)H―梯形的高度(mm)质量大约58.5g,分流道的长度预计设计成190mm长,且有2个型腔,所以取B为15mm=10取H为10

8、mm根据实践经验,PP塑料分流道截面直径为4.8~9.5。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截面直径为9.5mm,H=6.3mm。梯形小底边宽度取8mm,其侧边与垂直于分型面的方向约成7°。另外由于使用了水口板(即我们所说的定模板和中间板之间再加的一块板),分流道必须做成梯形截面,便于分流道和主流道凝料脱模。如下图(5)所示:图(5)b)分流道长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