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晏子对齐侯问

大学语文---晏子对齐侯问

ID:25242975

大小:1.18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18

大学语文---晏子对齐侯问_第1页
大学语文---晏子对齐侯问_第2页
大学语文---晏子对齐侯问_第3页
大学语文---晏子对齐侯问_第4页
大学语文---晏子对齐侯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晏子对齐侯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晏 子 对 齐 侯 问《左传》晏子对齐侯问《左传》作品简介教学重点教学目的思考练习艺术赏析内容述评背景简介译文资料链接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

2、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退出返回1.思考本文所提出的“和”与“同”的关系。2.学习本文的论辩技巧。教学目的教学重点1.本文关于“和”与“同”的不同的分析。2.本文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返回作品简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左传》虽有解经(

3、为《春秋》作注解)性质,但大体上可认定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始,至鲁悼公四年(前464)止,较详细记载了这250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其中,对诸侯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斗,所记尤为具体翔实。《左传》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大多数篇章堪称先秦叙事性散文的代表作。它记叙线索清晰明了,取材详略得当,笔法多有变化,语言明快流畅,描写战争往往重视交待其前因后果而揭示胜负的必然性。在叙事过程中,还能注重对人物言行和内心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和深刻的揭示。上述特点,对于后来的史书与散文写作产了很大

4、影响。返回返回背景简介春秋中期,诸侯纷立,战乱不息,民处水火。《左传》写作年代虽至今没有定论,但应与此同时或稍晚。《左传》记事基本以《春秋》所载鲁十二公为次序,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角逐,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内部的变革及趋向。叙事中敢于直书不讳,带有鲜明的倾向性。有比较进步的是非、爱憎观和历史观,并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把统治者的暴虐荒淫、丑恶污秽揭露无遗。而忠良机智的晏婴、刚直不阿的叔向、精明而有远见的子产等人,则被作为系国之安危的人物来加以肯定和赞扬。本文所记为昭公二十年。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也驾著车赶来了。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

5、我和谐啊!”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谐呢?”景公说:“和谐与相同有差别吗?”晏子回答说:“有差别。和谐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君子吃了这种肉羹,用来平和心性。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臣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了,百姓没有争斗之心。所以《诗·商颂·烈祖》中说:‘还有调和的好羹汤,五

6、味备又适中。敬献神明来享用,上下和睦不争斗。先王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声和谐动听,用来平和心性,成就政事。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速、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君子听了这样的音乐,可以平和心性。心性平和,德行就协调。所以,《诗·豳风·狼跋》说:‘美好音乐没瑕疵。’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得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不能总是‘相同’,就和这些道理是一样的。

7、”返回译文内容述评本文主要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晏子认为;君臣之间的“和”,不是不分黑白、混淆是非的和稀泥,而是要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意见的合理性。“君可则献其否,君否则献其可”,君臣之间,应允许存在不同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状态和理想境界。而“同”则相反。“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存在及发表。如梁丘据之同于齐侯,乃是为利益驱使谄媚君王,不说真话实话,影附响随,以保持表面上的一致。这不仅表明臣僚人品的低下,也容易助长君王的专制思想,这样的“同”,与“和

8、”是有天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