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ID:25323312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_第1页
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_第2页
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_第3页
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_第4页
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俗称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品种之一。由于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出肉率高、耐高密度和低盐度养殖,使得该种虾养殖产量占虾类总产量的80%以上,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随着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虾生存环境的恶化,疾病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evirus,aranT等[4]、BalasubramanianG等[5]、Yogeesanian等[7

2、-8]研究发现采用中草药提取物投喂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可以显著增强其对guajavaL.)叶水提取物对.收集整理(Litopenaeusvannamei)可以提高对虾对n;0.42)cm,体质量(0.35±0.11)g。  1.1.3试验饲料。  试验用基础饲料组成为优质鱼粉、虾壳粉、面粉、豆粕、酵母粉、多矿、多维、诱食剂等,在此基础上添加中草药制剂,添加量分别为1.5g/kg。饲料主要营养水平为粗蛋白42.50%,粗脂肪6.5%,粗灰分10.2%,水分86%,钙2.2%,磷1.0%。

3、  1.2方法  1.2.1生长试验。对虾经暂养7d后,分为对照组和5个中草药组(黄芪、板蓝根、柴胡、甘草和茯苓),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对虾,放置在200L实验桶中,适应3d后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5种添加中草药的试验饲料。日投喂量按体重的3%~5%,分3次(7:30、14:00、19:30)投喂,每天换水10%~15%,全程充氧,水温为(27.1±1.2)℃,盐度为28‰,养殖试验持续35d。试验结束时,对每个桶中的对虾进行称重,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存活率:

4、  增重率(es;100(1)  特定生长率(SGR,%/d)=(lnes;100(2)  饲料系数(FCR)=F/(es;100(4)  式中,in。采用低温高速离心机(4℃,4000r/min,20min)对匀浆液进行离心,吸取上清,即为粗酶液。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活性及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总蛋白(TP)含量均使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相应试剂盒测定。  1.2.3感染试验。试验结束后,每桶随机抽取30尾(每组3桶),投喂经检测感染

5、WSSV的新鲜病虾,剁碎后按体重的5%~10%投喂,每天正常投喂、吸污、换水,定时检查虾的活动情况,及时收集、编号、保存(-80℃)死亡对虾,计算存活率。  1.3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先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并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法分析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P<0.05)。  2结果与分析  2.1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不同。从增重率来看,茯苓组&

6、gt;黄芪组>甘草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对照组,其中黄芪组与甘草组以及柴胡组、板蓝根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特定生长率大小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对照组,其中黄芪组与甘草组以及柴胡组、板蓝根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的饲料系数的大小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对照组,其

7、中茯苓组、黄芪组和甘草组以及柴胡组、板蓝根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大小为板蓝根组>柴胡组>黄芪组>甘草组>茯苓组>对照组,除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2.2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从淀粉酶活性来看,各组淀粉酶活性大小为茯苓组>甘草组>黄芪组>板蓝根组>

8、柴胡组>对照组,除茯苓组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外,黄芪组和甘草组以及柴胡组、板蓝根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脂肪酶活性大小为甘草组>茯苓组>黄芪组>对照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其中茯苓组和甘草组以及黄芪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