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

ID:25361051

大小:76.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9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_第1页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_第2页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_第3页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_第4页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着眼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宽窄并举为原则,着力进行专业整合与分流;课程建设应按照整合能力观,注重课程内容结构的定向化、综合化和模块化,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和人本位。关键词:高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专业整合;分流一、专业整合与分流(一)专业整合与分流的必要性所谓专业的整合与分流,是指对现有专业进行聚合重组,设置若干专业群(即大专业),每一专业群内设立若干子专业(即小专业),实行宽(大专业)进窄(小专业)出,即按专业群招生,进行公共课教学,1—2年后,

2、按市场要求及人才需求信息进行专业细分,确定子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专门课教学。我们认为,进行专业的整合与分流,实施大专业招生,小专业就业,可以使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更为贴近,更为合拍,有利于进一步活化高职办学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实力。(二)专业整合与分流的理论基础1.专业内涵与人才类型、层次相适应在教育领域中,专业的含义是指学生今后的工作领域和当前的学习范围。因而,专业可以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如物理、数学等;培养工程型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工程”基础之上的,如电子工程、水利工程等;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

3、是建立在“职业”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如会计、统计、包装技术、制造技术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更应注重“职业”与“技术”的高科技含量和复合性水准。2.教育效益和教学稳定性相统一社会职业与职业岗位纷繁复杂,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又都处于不断变动中。面对这样一个动态的大系统,根本不可能为每一职业岗位或者每一种职业分别设置相应专业。设置专业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学稳定性和教育效益。(1)根据较广的职业覆盖面设置专业。如会计、护理、导游、文秘、计算机应用等职业,由于生源充沛,能保证教学稳定和教育效益,可以单独设置专业。(2)根据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如法国短期技术学

4、院以特殊教育、社会助理、社会文化活动三个职业方向为基础组成社会专业。(3)根据技术水平设置专业。理论技术的出现是技术内涵的质变,是技术水平的提升。高级技术型人才的产生,缘于理论技术的发展。因而,高职培养目标理应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同时,十分重视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的结合。以技术水平为基础的专业,涵盖职业面更广一些,其稳定性也更高一些。由此可见,高职的专业设置必须建立在特定基础上,依据职业(群)特征及技术水平,做到宽窄并举,以确保教育效益和教学稳定。3.针对性和适应性相结合高职专业设置必须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矛盾。作为职业教育,它必须针对一定的职

5、业范围;作为高等教育,它又必定要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学生除能上岗工作外,尚须有较强的适应性。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职业岗位及其内涵的变动也非常频繁,对高职人才的适应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不能只适合在较狭窄的职业领域中工作,而应该有就业弹性;不会因岗位内涵的变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能力,而应该具有本专业的可持续学习的基础。(三)专业整合与分流的总体要求1.以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是进行专业整合与分流的基本前提专业的整合与分流必须建立在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查、论证、分析、预测的基础之上,专业设置要为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服务。2.拓宽专业口

6、径在确定大专业、进行专业整合时,要注意拓宽专业口径,按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好原有专业的更新改造和新专业的开发两方面的工作,注意专业间互为带动的关联性及专业的相对稳定性。3.要使专业设置具有“三性”在确定小专业、进行专业分流时,要使专业具有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人才需求变化的前瞻性及学生就业的宽口性。4.要抓好骨干专业建设形成以骨干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以特色专业打造特色人才。(四)专业整合与分流教学计划的制定程序1.确定专业的岗位(岗位群)根据不同地区、行业,特别是经济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调查分析劳动力市场,确定专业的主要岗位(岗位群)或主要工作

7、范围。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劳动力市场对哪些职业需求旺盛;二是劳动力市场对某种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需求种类和需求数量的分析,均应得出现实需求和预期需求两种结论,即进行中短期需求和远期需求的调查与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既是作出是否设置某专业并进行课程开发决策的依据,也是判断某个专业在高职院校服务半径内生存周期即专业寿命长短的依据。2.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岗位群)所需要的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完成综合职业能力结构表,从而确定本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并作为设置课程的基础。3.确定课程结构及课程课程设置要按适应

8、专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确定,以所确定的能力要素为基础,合理构建理论课程模块和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