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民居的审美功能——以建水团山民居的装饰艺术为例

论传统民居的审美功能——以建水团山民居的装饰艺术为例

ID:25397376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论传统民居的审美功能——以建水团山民居的装饰艺术为例_第1页
论传统民居的审美功能——以建水团山民居的装饰艺术为例_第2页
论传统民居的审美功能——以建水团山民居的装饰艺术为例_第3页
论传统民居的审美功能——以建水团山民居的装饰艺术为例_第4页
论传统民居的审美功能——以建水团山民居的装饰艺术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传统民居的审美功能——以建水团山民居的装饰艺术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传统民居的审美功能——以建水团山民居的装饰艺术为例----装饰与绘画论文-->第一章团山民居的自然历史面貌第一节自然概况团山民居,坐落于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称益的建水县城西13公里处的一个小坡地上,行政区划属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图A1)。团山村(图A2),西面背枕绵延青山,东面临平畴沃野,占地15.68公顷,耕地592.1亩,有西庄坝子南岸的泸江河自西向东从村口流过,水利条件较好,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成片的水田,房前屋后的蔬菜瓜果,院内的花草,使团山民居具有着浓郁的田园风味。交通便利,与外界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体系。有石屏方向的国道323线和与滇越铁路相连通的个(个

2、旧)碧(碧色寨)石(石屏)铁路从村口穿过,距州府蒙自80公里,距边境通商口岸河口250公里,距省城昆明220公里。现居住有汉、彝、哈尼、傣等民族,人口854人,227户,以汉族张姓为主,609人。团山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团山村最基础的生态状况,这种生态状况的变迁,影响着团山村的兴衰,也给团山民居留下了深刻的地域性特征。第二节历史渊源一、团山张姓始祖定居团山,历史上居住的是彝族同胞,“团山”即彝语“突sheir”的译音,意思是“有金有银之地”。团山民居,作为一种凝固的历史见证,忠实的记录了团山张氏家族荣辱兴衰的发展历程。“张姓始祖讳福,自明洪武年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贸易至临,

3、遂家焉。始居西关外蓝头坡,继迁泸江上流张宝石寨,其后见团山之地,形势耸拔,众山环拱,甲于他境,复移而居之。遂建百世之业,历传至今,人物繁兴,房屋栉比,果成巨族。”团山民居的历史,自张姓始祖张福迁徙以来,至今已历六百余春秋。二、存在的社会环境团山民居生存和发展于中国传统的社会环境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按照自己的审美意愿营造家园时,所创造的建筑形式必然深受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传统四面围合、水平延展的合院建筑形式,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是中国传统社会各种力量角逐之后取得的稳定形式,它集中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天下一家

4、,中国一人”的政治权利组织结构,有一套完备的建筑表意系统来象征人的社会身份等级地位,有利于维护和加强统治集团的政治稳定,符合传统社会人们居住的时代要求,高强深院,一家一户安全可靠,有利于缔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维护家庭的和睦,成为社会安定的基础,早已被中华民族全体所共同接受、认同和遵循。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反映,只要中国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不变,合院形式就会一直存在下去,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稳定,极力维护代表自身权力意志的合院形式,不允许个人利益凌驾于其上,创新是被抑制的。合院建筑从创造出来后,就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发展,木构技术的程式化,使合院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分布最广

5、的建筑形式,团山民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只能按照传统建筑形式规定的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建筑等级营造家园。第二章团山的民风民俗文化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是一致的,它们共同构成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建筑不仅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也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反映。民俗是团山民居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团山人至今仍保持着一些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不仅加强着家族的凝聚力,而且使民居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约定俗成的固定下来,成为沟通社会联系、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精神生活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由于民俗是依附于人的生活、习惯、情

6、感、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因此民俗不仅培养了社会的一致性,而且还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团山保持的民俗文化主要有社会民俗、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第一节社会民俗社会民俗,狭义上指与家族、村落、社会集团有关的民俗,广义上还包括人生礼仪、岁时习俗等具有社会性的民俗。一、祖先崇拜团山张姓族人保持的祖先崇拜,主要表现为“百忍传家”的家训和一年一度的祭祖礼仪“百忍传家”是张姓家族沿传千年的家风,创始于张姓祖先名公艺者。张公艺,郓州寿张人,生于578年(北齐承光二年),卒于676年(唐仪凤元年),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99岁。公艺自幼有成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

7、义和广堂,制典册,设条教子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鸣鼓会食,养犬百只,亦效家同,缺一不食。《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列传记载:“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团山张氏族人,沿承祖宗家法,民居中悬挂有歌颂祖先“百忍”美德的楹联:“大启万年新世界、恪遵百忍旧家声”、“百忍传家,积金莫如积德;一经教子,恒产不外恒心”、“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勤劳美德儿孙永继,百忍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