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

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

ID:25556233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1

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_第1页
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_第2页
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_第3页
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_第4页
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 1问题提出  学业求助作为求助者与帮助者之间的一种互动行为,是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有学习的愿望和动机的一种具体表现,亦被视为一.L.种重要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一般来讲,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可能会有三种反应[1]:一是工具性求助,指学生借助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二是执行性求助,指学生面对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时却请求别人替他(她)完成;三是回避性求助,学生虽然需要帮助却不主动求助。在教育实践中,

2、我们会发现有不少青少年在需要帮助时却不主动寻求帮助或不会有效求助。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使得一种好的学习策略不被大家所普遍接受呢?实际上,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产生需经历一系列心理历程,它受到主、客观多种条件的制约,迄今为止,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在有关学业求助的影响因素的考察上主要集中在自尊心、求助态度、性别与成绩[2],以及成就目标、任务难度、班级环境、自我效能感、动机等因素上[3]。不过,整体上看,目前对中学生学业求助影响因素的探讨还是显得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扩展。  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

3、的关系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 1问题提出  学业求助作为求助者与帮助者之间的一种互动行为,是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有学习的愿望和动机的一种具体表现,亦被视为一.L.种重要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一般来讲,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可能会有三种反应[1]:一是工具性求助,指学生借助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二是执行性求助,指学生面对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时却请求别人替他(她)完成;三是回避性求助,学生虽然需要帮助却不主动求助。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不少青少年在需要帮助时却

4、不主动寻求帮助或不会有效求助。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使得一种好的学习策略不被大家所普遍接受呢?实际上,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产生需经历一系列心理历程,它受到主、客观多种条件的制约,迄今为止,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在有关学业求助的影响因素的考察上主要集中在自尊心、求助态度、性别与成绩[2],以及成就目标、任务难度、班级环境、自我效能感、动机等因素上[3]。不过,整体上看,目前对中学生学业求助影响因素的探讨还是显得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扩展。  根据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之观点[4],即环境是行为的基础和源泉,并影响行

5、为的导向;自我认知是行为的动机和维持因素以及个人行为是环境、认知交互作用的决定因素,对青少年学业求助影响因素的探讨,不应局限于与某一单变量的相关研究而应更多地进行内外相结合式的研究。纵观已有关于青少年学业求助影响因素探讨的相关 表2不同学业自我水平下学生学业求助的均分差异检验(M±SD)  3.3中学生班级环境知觉、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关系  3.3.1学业自我、班级环境与学业求助间的相关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学业自我的4个维度与三类学业求助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班级环境的5个维

6、度和学业求助的3个维度,绝大多数两两维度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学业自我的4个维度也与班级环境的绝大多数维度间存在显著的两两相关。  表3学业自我、班级环境与学业求助的相关系数  3.3.2学业自我、班级环境.L1(在此略去),即假设学业自我四因子和班级环境五因子分别对学业求助行为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同时班级环境五因子也通过学业自我四因子间接预测学业求助行为。随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与假设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验证。  首先,对饱和模型M1进行检验。然后,根据模型拟合输出结果中给出的两两变量之间路径系数的

7、临界比率(CriticalRatio,简称CR值)和残差之间两两相关的协方差的临界比率,删除CR值小于1.96(p>0.05)的路径关系,每删除一些路径后就重新运行一次程序,经过若干次修正,得到学业自我、班级环境和学业求助之间关系的模型M2(如图1所示)。表4列出了M1和M2的拟合指数。(在此,略去了中间调试过程的模型拟合指数的报告)  表4显示,模型2在各项拟合指标上优于模型1且均达到测量学要求,模型拟合良好。从图1可以看出,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学业自我四因子均具有直接地正向

8、预测作用,竞争因子则对学业自我的情感体验、行为自控和成就价值三因子具有直接地正向预测作用,而学习负担因子则对情感体验有直接地负向预测作用,对回避性求助则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另外,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对执行性和回避性求助既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又具有以能力知觉、行为自控和成就价值为中介的间接负向预测作用;同时,师生关系对工具性求助既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又具有以情感体验、能力知觉、行为自控和成就价值为中介的间接正向预测作用。    4讨论  4.1班级环境知觉与学业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