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论文

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论文

ID:25590519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论文_第1页
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论文_第2页
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论文_第3页
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论文_第4页
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论文..毕业摘要日本现代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看似一部忧伤的恋爱小说,却自始至终都交织着“生和死”这一二元对立的主题,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分析论点分析,直子所代表的是“死的本能”;绿子是“生的本能”;主人公渡边是徘徊在“生”和“死”之间,最终回归到“生”所代表的现实世界。关键词死的本能生的本能二元对立弗洛伊德日本现代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不仅受到中国、韩国等亚洲读者的喜爱,甚至在美国、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也拥有不少的读者群。正如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家林少华所说:时下,阅读村上春树作品已日趋成为

2、世界性的文学现象。村上从处女作《且听风吟》到《海边的卡夫卡》无不充满着“孤独、寂寞”、“忧郁、彷徨”、“无奈”、“青春的迷茫”和“社会的疏离感”等等..毕业,但村上作品的另一个贯穿作品始终的重要主题还有对“死的诱惑和排斥”。关于死的问题在其成名作《挪威的森林》中得到了集中的反映。《挪威的森林》是村上198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它主要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青年对现世的虚无与伤感和那个年代文明的失落与个人意识的挣扎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了全人类对现实的那种不确定的感觉。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以第一人称“我”在汉堡机场听到著名甲壳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

3、乐曲为开端开始追忆18年前的往事:讲述了“渡边”和死去朋友的女友直子及大学同学绿子两个女性之间的感情纠葛。直子是个漂亮、美丽、多愁善感又自我封闭的女孩,在青梅竹马男友木月自杀后精神不振,最后住进了疗养院,由于精神抑郁而自杀;绿子是活泼可爱、充满活力、前卫大胆并身处逆境而坚忍不拔。这两个女孩在作品中所代表的分别是对死的诱惑和对生的渴望,既弗洛伊德学说中“死的本能”和“生的本能”的二元对立。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超越唯乐原则》中提出了“死的本能”的假说。“死的本能”是指人这个有机体的源出状态是无机状态,人身上所具有保守倾向的本能要求恢复的正是这种

4、无机状态。除了“死的本能”之外,人身上还具有另一种作用完全相反的本能。它要抗拒死亡,要使生命得到保存和更新,我们称之为“生的本能”。“生的本能”是建设性的,而“死的本能”是破坏性的。一、死的本能(1)木月的死对渡边的影响村上的《挪威的森林》中提到的死有:木月的自杀和直子的离开。木月是小说主人公渡边高中时代的好友,在没有任何征兆和遗言的情况下,在车库中自杀身亡。木月的自杀使主人公渡边重新认识了生和死的关系,由生和死的对立上升到“生并非死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一高度。然而,以木月死去的那个晚上为界,我再也不能如此单纯地把握死(或生)了。死不是

5、生的对立面。死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之中。我们无论怎样力图忘掉它都归于徒劳,这点便是实证。因为在十七岁那年五月的一个夜晚俘获了木月的死,同时也俘获了我。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渡边把生和死的对立上升到了生和死的统一,并存,从开始惧怕死亡转变到接受死亡,并看作是生的一部分,把生和死合二为一。这暗示渡边开始被死的本能所诱惑。弗洛伊德学说中“死的本能”在木月的生命中战胜了“生的本能”,导致了木月的自杀。(2)直子的死对渡边的诱惑由好友木月的介绍,“我”与其女友直子相识。开始,“我同直子之间也没有共同语言”。我对直子的恋情始于木月自杀一年后与直子的再度重

6、逢,而直子却怀着对木月挥之不去的思念而自杀。小说中,木月和直子是青梅竹马的恋人,都是死亡的象征。与直子的再会象征着主人公渡边与死亡的邂逅,木月的死诱发了直子,使直子最终走向死亡,同时直子又把渡边带到了死亡的边缘。书中有一段描写主人公渡边和直子偶然相遇一起散步的情形。但两人并不是普通的并排前行,而是直子默默地走在前面,“我一直跟在离直子一米远的身后”,“直子和我之间,大致保持着一米的距离”。这“一米的距离”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距离,是现实世界和梦幻世界的距离。这里是否隐喻直子要引领渡边走向他界呢?二、生的本能:渡边对死亡的排斥(1)渡边探望直子村上描写主人

7、公渡边去“阿美寮”探望直子,让渡边接触到了“阿美寮”所代表的另一个世界:死亡的世界。同时,主人公对“死亡世界”产生了抵触感。小说中村上是这样描写“阿美寮”食堂的情景:“食堂里有大约二十个人围着餐桌吃晚饭。我们吃饭时……另一点与我们那里的食堂不同的是,每个人讲话的声音都相差无几,既无大声喧哗,又无窃窃私语,既无人开怀大笑和惊叫,也无人扬手招呼,每一个人都用大体相同的音量悄声交谈。”这是“阿美寮”患者的就餐的场景,看到这些患者的寂静无声,让渡边产生了不适应,对生和死有了新的认识,唤起了对现实世界的渴望。这种不适应是对死的不适应,是渡边认识的转变:从被死的

8、美丽所吸引开始转变为对死的排斥和对生的渴望。(2)渡边结识绿子如果说木月、直子是死亡的象征,是“死的本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