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甲型流感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ID:25603263

大小:60.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甲型流感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_第1页
甲型流感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_第2页
甲型流感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_第3页
甲型流感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甲型流感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甲型流感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键词:甲型流感感染类型感染机制感染的条件摘抄: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则被人们称为"禽流感",禽流感(BirdFlu)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基因变异后能够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甲流感染的基本条件:A、病毒的感染

2、性,只有活的病毒进入活的易感细胞内并能在其中生存才有感染性,进入敏感细胞的是病毒的传染与遗传的物质基础核酸而不是整个病毒体。B、合适的感染途经,有些病毒是单途经感染,有些是多种途经感染。如果感染途经不合适,即使有了足够数量的感染性病毒进入体内亦不会到达易感细胞造成不了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途经的传播方式是水、面盆、毛巾、澡盆、性接触、分娩、尿等,常见病毒有单疱病毒、腺病毒、肠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胎内感染及产道感染又称垂直感染,是指由上一代怀孕时感染病毒传给下一代,即先天性感染可造成胎儿先天性畸形、流产与死产

3、。水平传染是指病毒在人群中通过各种方式相互平行散播传染。c.宿主机体的易感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细胞表面上的病毒受体;(2)宿主机体的免疫状态,一般说来免疫力较强者机体呈非易敏状态,免疫力中等或较弱者机体的易感性则往往呈.(3)其他物理因子,像体温,ph值等方面被感染细胞的类型:(一)溶杀细胞性感染(Cytociticinfection)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中,阻断了细胞自身的合成代谢,胞浆膜功能衰退,待病毒复制成熟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释放出大量病毒,以致细胞裂解;同时,又引起细胞内溶酶体

4、膜的通透性增高,释放出过多的水解酶于胞浆中,而使细胞溶解。释放出的病毒再侵犯其他易感的宿主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鼻病毒等无囊膜的小RNA病毒感染属于这一类。(二)稳定态感染(Steadystateinfection)有囊膜的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不阻碍细胞本身的代谢,也不改变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因而不会使细胞溶解死亡。它们是以“出芽”方式从感染的宿主中释放出来,在一段时间内,逐个释放出,只有机械性损伤和合成产物的毒害,可使细胞发生混浊肿胀、皱缩、出现轻微的细胞病变,在一段时间内宿主细胞并不立即

5、死亡。有时受染细胞还可增殖,病毒可传给子代细胞,或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邻近的细胞。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毒、麻疹病毒及流感病毒等的感染都属于这一类型。(三)整合感染(Integratedinfection)某些DNA病毒的全部或部分DNA以及逆转录病毒合成的cDNA插入宿主细胞基因中,形成前病毒(Provirus),导致细胞遗传性状的改变,称为整合感染。整合的宿主细胞不复制期间为潜伏感染,偶尔复制出完整病毒时为复发感染。在适宜条件下细胞也可转化为癌细胞,细胞膜上出现肿瘤抗原。HTLV-1、EBV、HPV、HB

6、V均可造成这一类型的感染甲流感染机制:流感病毒通常依靠病毒蛋白某部分同人体中特定蛋白的结合来侵入人体,因为通过这样的结合,流感病毒能够抑制人体本身对病毒感染的自然防御体系,为病毒有效地在人体内复制铺平道路。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H1~H15),N有9个亚型(N1~N9)。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其中对禽类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参考文献:《国外医学病毒学分

7、册》,科学出版社《普通病病毒学》,百度百科13生科1班石守城学号:13104521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