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谐管理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谐管理模式研究

ID:25857475

大小:63.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谐管理模式研究_第1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谐管理模式研究_第2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谐管理模式研究_第3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谐管理模式研究_第4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谐管理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谐管理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谐管理模式研究和谐管理理论的正式提出应该以1987年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教授的《和谐理论与战略)一书出版为标志,他根据对有关组织系统和谐运行机制的思考,提出了和谐理论。此后又进一步发展完善,将其扩展到更容易在实践中的进行规范操作的程度,使其成为一套系统的组织管理理论一一和谐管理理论。其标志是作为国家自然科学优秀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项目。席酉民教授主持的和谐管理研宄课题组的若干成果,最后集大成于管理科学文库中的《和谐管理理论》一书。和谐管理理论已经逐步构建为以和谐主题、和则、谐则等为核心概念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本文拟用和谐理论构建高职院校

2、文化和谐管理模式。一、确定校园文化建设和谐主题从可行性来说,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管理理论一和谐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相继出现的老三论(图辩论、协同论、耗散结构)和新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基础上构建的。它的研宄对象是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组织和系统。应该说它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包括企业、团体、政府和学校等。但目前主要是将此理论运用到用于校园组织系统管理的研宄还微乎其微,笔者愿意做一番尝试。我们把管理看作“在变动的环境中依赖人与物的互动而获得组织绩效改进的人类实践”(席酉民,韩巍管理研究的系统性再剖析.管理科学学报,(6):1-8),那么和谐

3、主题可被理解为:在特定情境下,组织中人与物要素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和谐管理通过两条路径达到组织发展或绩效改进的目标,一方面对“活跃而不确定”的人要素通过“和则”体系的构建加以应对,另一方面对“相对确定”的物要素通过“谐则”的设计进行优化,从而达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初衷。当然,组织中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很多,因此与和谐主题相配合存在一系列相应“子主题”,他们与主题一起构成组织在特定时期的“主题体系”。我们首先确定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观确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和谐主题。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把高等教育发展观作这样

4、一个概括:以人为本,提高适应性,全面协调质量、数量、结构、效益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包含三层含义:在自然层面,强调对人的尊重,满足人才的合理要求;在社会层面,强调为人才的发现、使用、成长和评价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在精神层面,强调对人才的理解、尊重和关心,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在和谐社会语境下,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和谐育人,育和谐人。这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和谐社会建设对人的要求,培养大学生和谐地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掌握并传递和谐的思维方式与和谐处理问题的智慧。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大学

5、生进行全面的身心关怀,促成个人的全面发展。二、确定“和则”和“谐则”(一)“和则”和则是从“和”概念派生出来的一套人嵌入组织的规则或者说主张。换言之,它们是用来应对组织中“人的永恒的不确定性”的专门设置,以调整人际间的“共处”,人群间的共处,乃至组织间、组织与社会间的共处。和则是指导环境诱导下自主演化的原则。是用来调整人际间、人群间乃至组织间、组织与社会间共处的基本原则。“规则、契约、文化、舆论、社会观念,等等”是这些原则的现实对应物。有3个层次的和则体系,分别将之命名为和则1、和则2、和则3。和则1提供人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诚信”和“

6、责任’、和则2提供人群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对分工互补的认同”和“倾向于合作”:和则3提供组织在社会、自然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对可持续的遵从”和“积极地回馈”。上述和则包括的主要原则,共同构成了一个和则体系。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角度讲,“和则”主要是为了不确定性的消减。具体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详细阐述如下:1、重视诚信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则1提供人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诚信”和“责任”。2、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则2提供人群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具体来说是指大

7、学生群体在校园里的基本意义,主要是与其他人的共处、合作。3、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引导大学生积极回馈社会。和则3提供组织在社会、自然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对可持续的遵从”和“积极地回馈”。(二)谐则谐则是用来指导在给定的资源约束条件和目标下去追求优化的基本原则。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确定性(概率意义)中的效率问题,通称之为“优化性”。从管理要素的类型特征出发,也提出了谐则的3个基本原则:谐则1是指要素间组合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即匹配或一致性;谐则2是指要素间确定性联系的可变动性调适性,谐则3是指既定投入的最大产出,即优化性。具体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

8、设中,详细阐述如下:1、优化校园文化领导的组织结构,谐则1是指要素间组合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