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

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

ID:25925124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_第1页
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_第2页
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_第3页
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_第4页
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标准也在逐步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而提高.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体现在对幼儿的教育方面家长与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限于学习方面.并且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有良好的成效,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均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再者我国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大力提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幼儿园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参与了改革的队伍中

2、.  本文就这种趋势查阅了有关美国幼儿园教育的一些理论模式,想就此与中国现代幼儿园教育进行比较,以对我国现代幼儿园教育概况有初步的了解,分析。  一、蒙特梭利课程模式(Montessori)  1.理论基础  (1)儿童发展的论点:强调儿童与大人是不同的,儿童在不停地成长与变化,不应以大人的价值观与行事规则来约束幼儿,不应忽视儿童内在生命力的步调、节奏、需要与价值意识。认为儿童成长的过程有既定的自然程序表,在发展过程中,身体与心智两个层面必须平衡互动发展,否则会有偏差行为出现。  (2)儿童学习的论点:认为人

3、的学习欲望是由其内心的自然朝外发展的内在潜在力量或称为生命的行动产生的。教育就是顺着儿童的特性,自然法则去协助儿童心智的成长。蒙氏针对儿童学习上的特性去设计教具,希望在不违反自然法则之下,帮助儿童在有秩序地的环境下,在敏感期时透过感官的反应操弄,去撷取具体事物的抽象概念。  3)自由观:强调儿童应有权利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和决定自己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的权利,但是要在儿童先有了知识和纪律之后才能拥有。除非儿童已经知道如何使用某教具,否则就不应自己选择该教具。  2.教育目标:协助儿童开始内在的潜能,为进入世界作准备

4、,培养完美的人格。  3.教育内容: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算术教育,语文教育,文化课程(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音乐等)。  4.教师的角色:准备环境、观察、监督、示范提示。  二、河滨街模式(BankStreetApproach)  1.理论基础  (1)心理动力学理论:受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等人的影响,强调情绪动机以及自主性自我的发展。  (2)发展心理学理论:受皮亚杰和温拿等人影响,对当时教育目标强调内容仅限于认知发展有所批评。  (3)教育理论:以杜威的进步主义为基石,认为发展不是量的变化,而是质的

5、转变,发展阶段是关键。个人的发展不是固定在发展线上的某一点,而是在一个可能的范围内进行变化,上一个阶段的成长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石。发展过程中包括了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教育人员的责任就在发现协助幼儿强化新的理解,以及提供能促进幼儿成长的挑战间的平衡点。幼儿随着生理的成长,其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动机也越强烈,形式也越多。幼儿的自我概念来自于他与别人或别的事物互动后的经验。成长过程中充满冲突,这是发展过程中所.L.必须的,解决冲突的方法深受文化和他身边重要人物的影响。  2.教育目标:提升能力,客观性的知识技能,主观性的内

6、涵,如自尊、自信等。独立个体的认同,强调对自己独特性的了解,对自己不同角色的知觉与分野,以及符合实际的期望与抱负。社会化,自我控制和自我扩展,以便进入教室里的社会性秩序。创造力,强调结果,过程。统一性,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思想与情感的整合。  3.教师的角色:在认知发展方面,评量幼儿的思考,然后再控制下引导幼儿概念精熟程度或加广内容的范围,对幼儿的反应、困惑或建议,予以口语上的回应、澄清、重述和纠正,培养幼儿直觉和连结性的思考,提出问题以提升幼儿归纳性的思考。在社会情绪发展方面,需要教师鼓励与支持以提升幼儿自发

7、性的自我,强调发展儿童的信任感,教师角色相当具有权威性。  三、高瞻远瞩课程模式(High/Scope)  1.理论基础  (1)人类发展的观点:人类发展是依一个可预测的顺序展现的,当个体成熟时,新的能力就会出现,也会展现出个人独特的特质。在生活史中,会有某一特定的时期特别有利于某种事物的学习;某些教学方法会特别适合发展中的某一阶段。  (2)学习的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发展上的转变,儿童与外界互动,进而建构对真实概念的精进化过程。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上小学所应具备的认知能力。  3.教育内容:创造性的心向

8、,语言和文学,社会关系,运动,计划工作回顾时间,小团体时间,打团体时间,户外时间,转接时间,点心、午餐与休息时间。音乐,分类,序列,数,空间,时间。  我国幼儿教育史上没有一个自创的幼儿系统理论,主要依靠积累的经验和引进一些西方的理论模式,比如上述的蒙特梭利课程模式、高瞻远瞩课程模式、河滨间课程模式、直接教学模式等。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也以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为教育目标,并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