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ID:25975844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1页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2页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3页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4页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摘要]目的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对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2000年2月共52例行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非TME术后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及术后性功能和膀胱功能进行比较。结果5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随访6个月~5年,盆腔复发1例。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复发,40例男性病人中,回访60岁以下29例,性功能较术前有所减弱,但基本正常,尿失禁及排尿困难等症状术后普遍存在,随时间的延长(6个月~1年)均逐渐恢复。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实施T

2、ME后,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保肛率及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术后性生活和膀胱功能恢复较好,提高了病人术后长期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局部肿瘤复发;术后生存率 Clinicalanalysisoftotalmesorectalexcisionintreatmentofmesoloentafterradicalresectionoperationforrectalcancer.MethodsFromJul.1998toFeb.2000,theclinicaldataof52casesofmesoloanastomoticl

3、eakageandonepelvicreccurrenceale(40)casessuffereddysuriaandurinaryincontinencebutrecoveredafter6months.29malecasesunder60-years-.oldsufferedsexualdisorderthannormal.ConclusionTMEcaneffectivelyloesoloprovethe5-yearsurvivalrateandthelivingquality.[Keyesoloesorectalexcision;locallyre

4、currence;survivalrateafteroperation直肠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首选方法,中低位直肠癌不论是腹会阴切除术,还是各种保肛手术,术后盆腔复发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其发病率高达20%~30%,5年生存率只有23%~30%[1]。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由英国结直肠外科专家BillHeald教授1982年提出,经临床实践证明,TME是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较好术式,可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3%~7%),提高5年生存率(75%)及生存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8年7月~2000年2月,我院应用TME治疗中低位直

5、肠癌患者共52例,其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32~70岁,平均56岁;测量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5.5~6.5cm者18例,6.5~7.5cm者22例,7.5~8cm者12例。下切缘距肿瘤2~3cm。Dukes分期:A期12例,B期29例,C期11例;术后病理:高分化腺癌14例,中分化腺癌21例,低分化腺癌12例,未分化腺癌5例。1.2手术方法气插全麻,头低足高截石位,取下腹正中或旁正中切口,先游离乙状结肠左侧,解剖肠系膜下静脉,十二指肠水平部向下清扫腹膜后脂肪及淋巴组织,直视下用电刀或剪刀沿盆腔脏层、壁层筋膜之间,将左右腹下神经内侧的脏层筋膜、肿瘤及直肠

6、周围系膜完全游离,直至肛提肌平面,保持脏层筋膜的完整性,靠近盆壁将“直肠侧韧带”锐性分离,尽量避免钳夹、结扎、切断,以免损伤自主神经丛,将直肠周围组织松解后,离肿瘤远端2~3cm处切断直肠壁,管状吻合器吻合残端。2结果 本组52例,5例发生吻合口瘘,占9.6%。均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3例行横结肠袢式造瘘,2例保守治愈。术中无一例骶前静脉丛出血。术后随访6个月~5年,盆腔复发1例。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复发,40例男性病人中,回访60岁以下29例,性功能较术前虽有所减弱,但基本正常。尿失禁及排尿困难等症状术后普遍存在,随时间的延长(6个月~1年)均逐渐恢复。

7、3讨论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其中1/3为直肠癌,在直肠癌中有75%~85%[2,3]系中低位癌。Lockhart-.Mummery首先提出实施会阴部扩大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但不能适当处理上段扩散的淋巴结,Kraske则推广实施经骶入路的直肠癌切除术(Kraske手术)。1883年Czerny创立了腹会阴联合手术。1908年Miles根据直肠癌的淋巴转移途径创立了腹会阴切除术(APR),一直作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标准延续近百年,综上各种术式,术后病人生存率低和局部复发率高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1982年Bill-

8、.Heald提出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