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

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

ID:2602135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_第1页
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_第2页
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_第3页
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导师曹洪林教授的经验方,以黄芪、党参、白术、木香等药组方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结论: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肯定。【关键词】慢性胆囊炎.中医药疗法;自拟疏肝健脾汤.临床应用  笔者于2005年3月采用导师曹洪林教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经验方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已婚40例,未婚10例;年龄最

2、小20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8年。均为西医门诊或病房转诊病例。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疾患会议制定的有关标准。临床表现:右上腹隐痛或刺痛,反复发作,腹胀恶心,嗳气反酸,厌食油腻等。B型超声检查胆囊壁增厚(>3mm)、毛糙。脂餐试验胆囊收缩<1.3。  1.3临床表现  50例中有右上腹隐痛,舌苔黄腻,脉弦42例,占84%,腹胀口苦46例,占92%。   2治疗方法  自拟疏肝健脾汤药用: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5g,木香15g,柴胡10g,枳壳15g,香附10

3、g,白芍8g,郁金15g,甘草10g。有黄疸者加茵陈30g,胆绞痛较剧者加延胡索15g,川楝子15g,合并胆石症者加海金砂15g,鸡内金12g,便秘者加大黄15g(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2煎合1取药液300ml,早晚餐后30min温服。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服药期间宜清淡易消化饮食,劳逸结合,禁食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右上腹隐痛、嗳气反酸、腹胀厌食等)消失,B超复查胆囊壁厚度基本恢复(<3mm),胆

4、囊壁光滑清晰,脂餐试验胆囊收缩>2.3,随访1年未见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复查胆囊壁厚度明显改善,脂餐试验胆囊收缩>1.3>2.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消失,B超复查及脂餐试验证明胆囊收缩功能改善不明显;无效:临床症状、胆囊功能未见改善。  3.2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4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  4体会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胁痛”范畴,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肝郁气滞、湿热内蕴、气血瘀阻所致。在病因病机中,肝气郁结,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湿阻中焦

5、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运化,使肝胆失疏、气机郁滞为发病的主要环节[1、2]。笔者认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失健运,湿热郁蒸皆能影响肝的疏泄之机,使肝胆失疏而发生本病,故治宜疏肝健脾和胃,调畅气机。脾胃升降正常,肝气疏泄有度,胆气通降顺利,则病自愈[3]。疏肝健脾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和胃利湿为主药;郁金、柴胡疏肝解郁,理气止痛;香附、白芍柔肝活血,通络止痛;木香、枳壳疏肝理气,和胃健脾;鸡内金利胆行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党参、黄芪有较强的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防止病程中结石的形成,并可促使结石的排

6、出和溶解,诸药合用,疗效满意。【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