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ID:26085643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4

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_第1页
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_第2页
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_第3页
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_第4页
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2年1月1日胡锦涛在《求是》撰文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民族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但农村又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借助农村特有的历史传承、乡风民俗开展乡村和谐文化建设大有可为。  一、乡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和谐价值观塑造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村和其他地方一样崇尚政治觉悟和道德情操。市场经济以来,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活动上,忽视了精神生活,诸如

2、赌博、迷信、不孝顺老人等不良德行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阻碍着全面小康的实现。治理这些不良现象要靠法制约束、道德教育,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重塑价值观。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信仰决定了他的行为取向,当他把成功寄托于超现实的力量,而不是依靠勤奋与科学的时候,就会走向迷信。当他认为生命只是个人享受,而与他人无关的时候,父母、亲人、朋友皆可以背弃。价值观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的塑造。  农村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这些年来我们忽视了对农民价值观的教育,在鼓励农民致富的时候,较少考虑致富之后干什么?人生的终极意义在哪里?导致一些地方人际关系

3、淡漠、公益事业缺失、社会治安混乱。为此,近些年各级政府开展了诸如文化下乡、手拉手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但这些活动大多来去匆匆,时间上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内容上以流行歌舞为主,不能充分反应农村生活的特点,也无法和农民实现深度的思想交流。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娱乐带来的更多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放松,不能解答农民思想深处的价值观困惑。他们虽然需要娱乐放松,但更需要娱乐散场后信仰的归宿和心灵的安置,那些严肃而深层次的精神理念是他们幸福生活的真正来源。社会转型期,古老的村庄正经历着历史与现代、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东方智慧与西方思维的交汇与冲击,这些冲击使旧有的维系村庄秩序的价值体系和

4、行为模式逐渐衰落,人们在多元又相对的价值坐标内无所适从,无序状态时有出现。重建和谐稳定的生活秩序,首先需要价值观的明晰。十七大提出和谐社会理念,这是党和政府顺应社会发展、民心所向提出的新目标,这一理念根源于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人的思想感情要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协调。历经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时间锤炼和智慧凝结,其真理性在今天仍然存在.L.,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式和载体可以也应该多样化,但其中渗透的价值观应明确而同一,既体现和谐原则,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才能有村庄真正的幸福生活。  二、利用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途径  和谐文

5、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农村传统氛围浓厚,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基础,也为和谐文化的发扬带来了机遇。渗透教育和正面灌输是农村开展和谐文化教育的两种主要途径。  所谓渗透教育就是利用农村的建筑遗址、民间习俗、神话传说、自然风光等元素启发人们认知传统智慧,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将和谐思想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崇尚和谐的情感和行为变成人们自觉的选择。例如古人常把耕读人家尚礼崇德的追求雕刻在门楼上,诸如孝、悌、忠、信、礼、义、

6、廉、耻等字样。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是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些观念在今天仍是处理人际关系,达到人际和谐的重要规范。被雕刻于自家祖屋虽经历沧桑但仍旧依稀可辨的家族理想,对后代有着血脉相连的情与智的影响,包括记录家族重要事件的石碑石刻、显示祖先日常生活的用品,经历文革后都被损毁或弃之一边,重新发现并解读这些器物尤其是其中透露的文化取向,对于生活其中的村民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教育素材。村中年龄较大的老人往往读过私塾,他们一直保留着对经典的记忆,是文化传承的活的教材。村庄周围的山水田野无声启发人们只有爱护自然才能永享自然的回报。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天然的文化教育课堂,不要去干涉破坏

7、农民自然朴素的文化心理,只需加以引导突出主题,农民会从生活实践中自觉形成对和谐的信仰。  第二种方法是正面教育。一些乡村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优秀教师带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教学方法多样化、党员干部支持、硬件设施到位等。随着传统文化升温,社会上宣扬传统文化的人日渐增多,但真正理解这一文化体系并落实在行动上的人很少,中国文化重视知行统一,能够称得上传统文化导师的人应该做到理事合一,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智慧和人格引导人们走出急功近利、物欲至上的歧途。在教学的内容上要突出生活教育,改革开放前在农村开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